02 February, 2018

那些溫暖的家



旅行很多種住宿的方法我都試過;所謂出外靠朋友,在外有相識的的朋友帶路照顧,確實會為旅程加添很多分數與回憶。

在喀什米爾我住在朋友的家裡,伊朗也是住在新朋友家,或是沙發主的家裡;喀什米爾朋友是我在尼泊爾認識的,可遇不可求。遠嫁伊朗的台灣朋友是我在網路上主動跟她聯絡的。但友情這種事情,本來就是可遇不可求。如果硬要找便宜,跟那些討厭自大的遊客沒什麼分別。

遠處的家與生活就成了旅程的部份,這些有溫度的人情味遠比景點更令人記得。所以特別喜歡伊朗。

有人說不喜歡沙發主太熱情,但寄人籬下就不好意思拒絕。我自己還好,覺得好有趣。不過來來回回的聯絡,對太隨性出發的我來說不太方便。

近來多透過民宿網站,以付費的方式住在一個當地的家 。



hosts, AirBnB, B&B, hostels, accomdation, Couchsurfing, sofa surfing, Kashmir, Budapest, Hungary, Slovenia, ljubljana, italy, Trieste, 民宿, 斯洛文尼亞, 意大利, 布達佩斯, 匈牙利, 民宿網站

我的host 大多負責又親切,住處也非常整潔;在旅途上也給了我不少的意見。去暑假的東歐之旅,最深刻的的確是與他們的相處。

但最後一趟在布達佩斯準備回程時,遇上一位懶散的host,才發覺出現問題時,這中介是投訴無門。這不也完全依賴host的評分,就是運氣。我試過住全新的bnb,過程非常順利開心。 跟友人談起,這民宿網站申請成為宿主或出租的標準往往比其他訂房中介網低,有時就無法避免質素參差的host,很多人隨便出租自己的其中一個房子找點外快,家裡很亂地圖又錯,朋友晚上到達臨時找不到住宿唯有給錢繼續入住。

所以才知道原來遇上好的host,是何其幸運。決定要介紹給大家。

1/ 布達佩斯 Mihaly



https://www.airbnb.com.tw/rooms/13273862

是個裝潢古雅又現代整潔的公寓,我想應該是有人退房,所以租到了好房子。性價比非常高。在城市的中央,方便但又很安靜。一應俱全,陽光廚房很大,後來成為了我的書房,交了不少稿子。洗衣機也很好。後來決定續住,可惜卻沒房了。

夏天的布達佩斯遊客很多,房東Mihaly是個專業房東,名下有十多個民宿。不同風格都很漂亮。



很多人擔心bnb 會不乾淨,不更換床單之類,但我遇上的幾個host 都已很專業地在營運,所以衛生很好。我到達當日是早上,還未能入住先放下行李寄存,親眼見到兩名工人在落力打掃。



我去他另一個一街之隔的民宿,在一幢古色古香的公寓內,三角屋頂,旋轉樓梯與舊式電梯,綠色欄杆與鮮花。可惜了裡面是現代的裝修。不過地點也很方便。

https://www.airbnb.com.tw/rooms/16154947

房東也是個旅人,喜歡到處踩單車。推薦我去斯洛文尼亞,這地方我非常喜愛,謝謝他的推介。

另有人擔心host 回覆很慢,不如酒店方便。這名房東回覆超快。還貼心事先幫我找好了接送的士司機。

2 /斯洛文尼亞 Tina



當時是個全新的房源!完全沒有評價我也敢訂哈哈。但是賭對了,Tina 當時不在城,派出爸爸媽媽來接待我。

我是第一個住客,他們知道我來,還事先去買水果餅乾與鮮花佈置房間。 洗手間的廁紙還是紫色印花有香味的,落重本。而且門前還有私人泳池(與幾家人共同,可惜當時初夏未開放)。

他們英文不太好,但還是努力跟我聊天,晚上還來找我去她家花園喝啤酒 (就是隔壁而已),可是我太累就沒去。



他們一家在路口開了間café,跟我說每天早餐都任點任吃,實在太可愛了。

我每天都在café 坐,發現原來小有名氣,附近的鄰居和軍人都一直來,高朋滿座。

而小鎮亞洲人不多,他們一直很好奇地看我。那天在花園碰到的鄰居也很開心的跟我打招呼。



雖然甜點太甜不合我口味,但這溫馨的一家人實在令人甜在心頭。臨走時爸爸媽媽都很開心用手機一起大合照。

Slovenia Postojna:

https://www.airbnb.com.tw/rooms/18338348

3/ 斯洛文尼亞Tadeja



因為我在這裡住了很久,去了不同的城市。這間在首都的B&B 其實是酒店,只是它也在前者掛牌。行家朋友建議,如果房源不只在一個網站登記,可以去傳統訂房網訂,如果真的不幸有問題,會比較有保障。

這家人其實超有錢(我之前也寫過),酒店只有四間房,他們家在樓上。只因喜歡交朋友,所以才開民宿。每天早上,女主人都會穿正式的黑裙子給我弄早餐,每天不一樣而且無限任吃,還有香檳。





我去城裡玩,他們借我單車。有空也會開車戴我去市區。一天的週末跟他們去了行山,體驗當地人的生活。最好吃的餐廳,原來在山上。

住了好一陣我沒有再住,一來因為有點貴,也因為他們家比較不近市區;晚上很早就沒什麼路燈了,我踩單車或走路回來都覺得太黑。也想換個環境。最後是媽媽開車戴我去新bnb 的(嗚嗚好感動)。

我又是無定向的到處走,想說如果不遠不如去海邊小住;女主人與女兒正好要去意大利買名牌,就跟他們約好,坐了兩小時的順風車去Trieste (他們有建議我去威尼斯,坐船只要兩小時,但我怕人多;去佛羅倫斯我又沒興趣)。

所以後來去了咖啡小城住了那麼久,也是拜host 所賜。他們臨走時還送了我一大瓶自製的蜂蜜。

雖然有點小貴,但如果有預算,不妨去住一下。遇到他們一家人算是歐洲之行最深刻的回憶之一。

Slovenia ljubljana, Shangri La:

https://www.airbnb.com.tw/rooms/9026184


4/ 意大利 Siggy

遇過最好的host 之一。

我一早到達他已在等,還沒到入住時間又先寄存行李。

是個滿身紋身和穿環的大叔,但講話加上不齊整的牙齒;當日又背住一大袋清潔用品和床單,很有喜感。

我趁空檔走去古城玩,還遇上個美麗的法國妹。



走回去時卻迷路,發訊息給房東,他立刻開車來接。我買了好多果汁和水,他看到就笑我,說家裡都準備好了啊,有很多款飲品;還有他媽媽做的餅乾。我回哪知道啊,通常bnb都不會準備這些。房子裡還有他手繪的地圖與餐廳推介。

是個反差萌很大,很有心的大叔。

我又臨時決定延長留在Trieste,可惜沒房,又搬了。

最近新年,居然收到他的恭賀訊息。雖然是經系統發出的,但也是非常有心。也只收到他這個房東的祝賀。旅行多年,這是個五星級的住宿,便宜,性價比超高。在山城之上,步行到市中心約15分鐘。

可能房子大小剛好,一個人住覺得特別安全又溫馨,所以主觀地要給它第一名。

Trieste : https://www.airbnb.com.tw/rooms/5158439

5/ 意大利 Alessandra



她是個音樂和唱歌家,我入住時不知道。只看到是個城市中心的雅緻房子,木製的建築,還有好看的陽台。只有四個房間,她自己和家人也住在這裡。後來她在錄音製作,我聽到天籟歌聲才知道她的職業。

每天早上也是有超豐富的自助早餐,而且每天都不一樣,還有她焗的蛋糕。



在這溫馨的房子,還遇上兩個飛機師,開小型飛機來自助行,好有型啊。

每天去海邊呆坐讀書,去超市或是廣場,成了每天的旅行生活。

可惜那時已訂機票回家,沒辦法去看她的歌唱表演。

最後一日,她還幫我拉行李送我去巴士站。

如果大家去Trieste,記得去找這位藝術家,應該會有很不一樣的旅程。

Trieste:

https://www.airbnb.com.tw/rooms/8780157

實在是太溫馨了是不是。兩個月的歐洲之行最好玩是遇上這些可愛的人們。

當然也有不可愛的人,所以請千萬不要誤會,我並沒有為這網站背書,正正因為它的不確定性太高,本人也身受其害才覺一旦發生問題,投訴與客服的機制很不完善 (試過在印度訂房出了問題,用傳統的訂房網站,立刻得到了退錢與轉訂的幫忙);也無法退款。

而其標準門檻也比較非正規,以致有心人有利可圖有機可乘,有時苦了有心經營與正牌的旅館與民宿。

我自己得了好處,認識了些朋友,也非全然的抹殺它。無疑也為一些喜歡認識朋友的本地人提供交流與收入。但如果其機制不改進,多點保障旅客,那麼再好的理念都是枉然。

那次受不負責任的房東無理對待,是快要離開機場的當天。

也許我還是會繼續使用,但盡量會在旅程中與傳統旅店交錯逗留,也盡量不要選到埗或離開的當天入住。

比較長的旅途也可行。起碼吃了虧也有時間消化與應對,而不致太傷自己的雅興。

人生與旅途都是充滿意外,做足了規劃或心理準備,其他就順其自然吧。你看我常回去印度,也是修行過的。

只是對於做得不好的人,要反映而不要讓其得逞,而做得好的人們,一定要嘉許。以上僅是我個人的體驗分享而免責,大家斟酌參考選擇。

祝旅途愉快。


原文刊載於富衛FWD
http://blog.fwd.com.hk/zh/2018/01/30/best-homes-and-best-hosts/

年度回顧 ,2018新年快樂。

年度回顧 ,2018新年快樂。




今年仍是走了好多路,年頭的日本生日之旅,在東京坐直升機好好玩。
二月俄羅斯摩爾曼斯克(Murmansk)零下30度追北極光大成功。





三月家裡來了重要的新成員,肥BB小貓咪。低B王子去了天堂彩虹橋了,無論過了多久我們和肥糕狗都很傷心。像被割了一塊肉般的空洞。
肥糕也老了15 歲,耳朵聽不到,變得更不愛動。
我們愛貓,說想要有點新氣象和生氣,也為肥糕找個陪伴,肥B傻豬仔就來了。
吃狗糧愛喝水,不亂弄亂抓東西,最黏媽媽和擠住肥糕一起睡。有他哥哥低B一半咁乖。

所以為了陪家人今年算是特意少出門,工作也逗留較短。來來去去,但多了在家的時間。四月大部分時間都在。

五月預留時間主持的節目臨時改期,反正時間空了出來,不如也走走。

去了個人覺得超悶的布達佩斯(Budapest),受不了突改去斯洛文尼亞(Slovenia),很喜歡這國家,認識了超好的host,留了一段時間。


斯洛文尼亞 的夜市, 每週五晚上才有 一定要來看看


也展開了民宿之旅,一路都幸運遇到超有趣又友善的host 做朋友。
有富有的生意一家人,作曲家,紋身大叔,麵包店夫婦。到哪都是早餐任吃,又有接送,是不是太溫馨。





之後再去了意大利Triste ,在咖啡之城每天看海看書。沒什麼特別的小城,但我之後一定要回來。



七月在北京拍Viu 時空旅人,烈日當空,中暑腸胃炎。七年前來過,完全沒有理由再來,既然節目以舊地圖遊新地方講變遷,那麼改變不只是建築地理,文化政治歷史都離不開。關於改變我想講的許多也是接拍的原因。說了很多,人和事的觀察與感想。批判是有但不算負面,但最終好像只有旅遊的部分有被呈現出來。腸胃炎就似乎是白得了。




暑假回去了一直記掛的拉達克(Ladakh),六年過去終於回來,不誇張,有回家的感覺,心情激動。
公路幾天與世隔絕才能到訪,重走這旅活公路實在百感交集啊。
見到舊友,眾人彷若隔世,沒網絡溝通,弄錯時間,友人在巴士站等了我一整晚心急如焚。
民宿妹妹長大長高了許多,藍天白雲最高之處,曾是終點的天空之城,再轉化為另一段旅程。

又竟然給我遇到尊者講課,近距離見到了尊者本人!簡直震撼。
果是一趟淨化心靈之旅,怪不得那時回來後寫得成十萬字的小書。

不過悠閒一陣就進到爆炸時刻,帶輕背包的新朋友來一年只開三個月的高原公路,跟印度人溝通真是嘔血。
自己年年來都習慣了還好,就是修行。但帶住十幾人不一樣,所以每日都死超多腦細胞又勞氣。反正這裡的邏輯根常理不一樣,你想要的事全不得要領。這課堂。
不過非常開心深刻,在渺無人煙的山上帳篷看到流星雨大爆發。

之後又回到喀什米爾,樂見宵禁後人們回復生活如常。可以到山上去真好。不過旅遊業還未恢復,我自己獨佔了整條船屋。

印度待兩個月後回家。又處理了自己一舊雲店的事情,已七年了,有些新發展。
九月潛水宅在家。
十月跟妹妹去了日本。每年跟家人去旅行很重要,也真幸福。


十一月是每年一度的尼泊爾之約,雖然很趕但仍是去看了小朋友們。也繼續聯絡安排管理各種長期贊助。
帶了新朋友去HIV school 明白始終有層心理障礙,所以看望他們的人不多。很謝謝大家的擁抱與到來。

然後回港停留一晚,人已在往瑞士的飛機上。冬天的瑞士雪山太浪漫,看得人驚叫連連。有幸過了個白色聖誕。


今年好忙,沒有拍長節目但感覺更忙。

跟拍檔們成立的輕背包,兩週年有更多發展,希望更貼近我自己心目中想像的樣子。
我不太喜歡帶團,但能成為橋樑,看到最可愛的笑臉,與旅行帶來更多的分享與思考,就值得了。跟朋友新成立的善慈團體 Travel Kind 善遊 剛於年底上線,希望將這些網絡與資源更有效分配整理。

千語萬語。人老了又一年,簡單日子平淡就好。

新年新氣象,都會立下許多目標雄心壯志;但其實新一年即是又少一年,應該如何把握。每天都是新一天與最後一天,談何容易。



跨年小米酒濃烈,有開心感動哀傷各種夾雜無以名狀。嗚啊啊啊!!! 又一年。

很謝謝一直支持這裡的讀者朋友,因為有彼此,才有更多後續的路。你們何其重要。

祝願大家新年快樂,2018最緊要身體健康,走更遠的路。工作如意,繼續打大佬,加油共勉。

原文刊載於富衛:http://blog.fwd.com.hk/zh/2018/01/02/happy-new-year-2018/

23 January, 2018

【瑞士】冬日夢幻阿爾卑斯

【瑞士】冬日夢幻阿爾卑斯



寫過那麼多旅行,好些讀者都知道我喜歡山,去看山很多時都是目的。

之所以每年都回尼泊爾(除了去看望小朋友們),很大原因也是如此。

所以剛不久前的瑞士之旅,可以用非常驚豔來形容。

有什麼好得過被雪山包圍呢?而且雪山還那麼近,最近友人們問起,我都忍不住說得眉飛色舞。



想去瑞士很久了,不管是以前小時候看卡通《飄零燕》,總記得青蔥的高山森林與雪山,還是常回去的喀什米爾,被稱為亞洲的瑞士(雖然我不太喜歡這些稱謂,但有時去理解一個不太受認識的地方時,有些用處);終於在冬天有機會來一趟。

人人都說瑞士什麼時候都美,果然,我看夏天的瑞土照片五顏六色,翠綠的森林與雪山;但是,該遇得上的時候就會是最對,首次去是冬天,所以便覺得最美。 而且實在夢幻。遍地白雪還有咫尺之遙的雪山,伸手似可觸及。


首天到達Interlaken 時,在車上看到包圍的雪山已經很興奮。

住的酒店陽台還可以正面看到雪山,夕陽雖然早落,但這片雪山實在太震撼。呆呆看了個多小時;天晚了,仍有餘光。冰涼刺鼻的空氣,心曠神怡正是這樣。



可以什麼地方都先不去,留在這裡看雪山散步已經很好了。

而沒有辜負期待,鐵路行程非常好玩, 阿爾卑斯的沿途風光,白雪的小木屋,黑白的森林,在火車上流動的窗口看著前進的風景,像走進了聖誕卡與糖霜裡面。

而且當天到達非常幸運,藍天白雲也沒有風,清楚看到少火峰本尊和冰川。 隨便拍照都好看。



在火車上從遠處也看得清楚阿爾卑斯山脈著名的艾格峰和僧侶峰。艾格峰雖然只高3,967米,但攀爬難度卻非常高。

艾格峰的北面「North Face」 被視為最危險及挑戰性最大的山峰之一,直至1938 年才有登山隊征服。

起初我一聽到海拔不高,以為自己才去過尼泊爾的Everest Base Camp (5,430米)  就妄想可以去登山。其實登山不只看海拔高度,還要學習很多攀爬以及不同的技巧,非單純的trekking 健行。





那次去完大本營後當然是想繼續練習攀山登山的一些技巧,但現階段我這行山愛好者還是乖乖去徒步就好。 當然瑞士有非常多很棒的健行山徑,夏天冬天都可體驗。

行程當天大雪,不能滑雪橇,導遊帶我們在雪中走了一段,軟綿綿的細雪花,遠處的一片村子,小木屋;可以親身走進叢林實在太好了。

如果雪不大,還能繼續走一段;而夏天鮮花開遍,抬頭還有雪山,我一定要再來啊。


不過要注意少女峰火車站海拔3,545米,是歐洲最高的鐵路,上山的朋友也要注意高山反應,記得慢慢行走。

鐵路的興建過程艱難可想而知,過程與創建人的生平也記得要仔細看。



如要上少女峰,人們多住在Interlaken,或者Grindelwald。此行個人認為最驚豔的是後者 。

冬日的溫暖燈火下,火車站似童話故事的場景,兩座偌大的雪山守在小鎮的一左一右,漂亮得不像真的。大家一下火車都嘩嘩大叫。


白天時,看著近在咫尺的雪山,愉悅可想而知。

下次再來的話,一定在這小鎮待上好幾天。

所以朋友們最近問起,跟家人愛侶去瑞士適合嗎?我都大力推薦。雖然有人說瑞士很商業,但個人認為這只是形容當地旅遊業已很成熟吧,自己選擇有趣的景點與規劃,也會有深刻的旅程。

刺激的玩意還有博物館, 留待下次詳細寫。

少女峰鐵路有幾天的套票,可以大坐特坐,還有其他旅程安排:https://www.jungfrau.ch/en-gb/

Victoria Jungfrau酒店: https://www.victoria-jungfrau.ch/de

好不容易遠行一次,不妨留預算住好一些;酒店Interlaken,露台面對雪山360度;早餐好吃,最好玩還是游泳池,有個非常大的室外按摩池,可以躺在暖水內按摩看雪山。同行媒體朋友都笑說它是烤肉機哈哈。

我玩到不肯走,一躺可以躺半小時。

非常適合跟家人或情侶來渡假。

原文刊載於富衛:http://blog.fwd.com.hk/zh/2018/01/23/magical-winter-on-the-alps-switzerland/

12 December, 2017

旅行電影口袋名單





除了路途中的風光,對我來說,旅途中最放鬆的時光就是晚上洗好澡,一個人躲在房間,邊看電影一邊拉筋,或是邊聽音樂,一邊看書,寫字。

這簡直是難以形容的舒爽時光啊。我會跟平時一樣,弄到深夜三四點才睡。
然後第二天近十一二點起來(如果第二天要交稿的話,會寫到更晚,午後才起床。就在現在這樣的一個深夜哈哈)。 酒店的人都覺得很奇怪,這人到底來幹嗎的,是來旅行的嗎。
去另一個地方休息不也就是旅行生活重要的一環嘛,看來下次我要好好跟他們好好解釋一下旅活的精神。




重點是,想跟大家推介一下在旅途中的電影名單。有些是從前看過覺得比較深刻的;有些是最近看過覺得不錯。有些也跟旅行有點關係,在路上看時有些得著。或許不是什麼直接的大道理,更多是後續引發的思考與更多。或者只是心情變得愉快開朗,這樣也已經不錯了。
名單很長,今次先寫想到的部份。排名不分先後。
剛從印度回來沒多久,先從這開始。
  1. 《Lunch Box》

    不是一般寶萊塢電影,以印度傳統又神奇的送飯服務為主題開展。由送錯飯盒開始的一段故事。淡淡的恰到好處,沒有傳統的唱歌跳舞;也不是一般印度電影動輒三個小時。個多小時裡有許多印度的文化(送飯制度的詳情我也是看完才更清楚,所以不在這多講。留點懸念給大家看戲時自行發現),劇情長度恰好,是個很感人的小品。
  2. 《小印度 大冒險》

    講述一個女生失戀後的旅行經歷,找回自己的故事。算是部旅行電影。聽起來是老套的劇情;但很真實也繽紛好看,有歌舞但不過份,劇情中點綴的歌舞很剛好。背包客非常有共鳴。
    不過那麼多年,我在那麼多的旅途中只遇過兩個來自印度的男生背包客,還沒遇上過單獨出門旅行的印度女生。太難得了還滿期待可以遇上的,我想請教她對當地事情與文化的看法。
  3. 《Lion》

    繼續印度之旅,這電影也帶大家在路上。這是一部找尋回家路的電影,真人真事改編。一名印度小男生在火車上與哥哥失散,碾轉被外國家庭收養。小時的記憶零碎,最後如何尋回印度家人的故事。
    我常坐火車,看到很多場景會自以為是的覺得很親切,關於自己的旅行回憶也一併湧上。
    看到發達的國家與地方卻不會,我想是因為那時的印度旅程太難忘深刻了。所以一看片段才有複雜奇異的感覺。
    電影真人真事改編,本就感人。飾媽媽的妮歌潔曼太好戲太搶鏡,男主角就有點顯得不夠出色。拍得有點太平舖,感動的地方就差那麼一點點。但整體是部不錯的溫暖電影。
  4. 《Little Miss Sunshine》

    經典著名公路電影,講一家人送開車送妹妹去參加選美的有趣之旅。路途上一家人有吵有鬧,有意外磨擦到最後多了了解。畫面好,演員好,顏色好,音樂好。我最喜歡看完電影後也加入原聲大碟,好的音樂太治療。有笑有淚,導演節奏掌握很好。看完有莫名的鼓勵。 嘗試過後的失敗到底還算不算失敗。
    我小時看過一本講一個小女生自己坐巴士穿州過省,遇到不同人們的書;再看這公路電影,所以一直好想在美國來一趟無人的公路之旅。
  5. 《Everest》

    聖母峰(也名珠峰)九零年代發生的一宗大型山難,多名登山好手喪生。其中一名隨行倖存的記者著成Into Thin Air 紀錄事件。電影部份改編自書。不過書出版後有遇難者家屬不滿,導演也有參考其他生還者的說詞。
    山難原因複雜,逝者已矣,也難以歸咎。
    喜歡登山的朋友當然不要錯過。
    也可看一下原著,是一本資料詳細的紀實文學,搜集詳盡,作者文筆引人入勝(他也是Into The Wild 的作者)。
    電影我是準備登珠峰大本營前在尼泊爾影院看的,書則是在登大本營途中邊看完。也許有特別不一樣與深刻的理解。
    登山所需的意志與體力都非一般。
    對於最近有港人登頂成功,或有台灣年青人登山遇難引來的責難與批評,麻煩大眾多去清楚了解到底登山活動是怎麼的一種心情與雄壯,再來評論 (登頂成功,我倒不明白有什麼好批評。畢竟總有很多庸人見不得別人好吧)。見死不救,或指責他們利用雪巴人之類。攀登並非行走嘉樂徑那麼簡單。畢竟真正的登山者都有超脫生死的覺悟。可以先嘗試去理解再消化此些新聞。旅行生活都是於在於獨立思考,尋找自己的答案。拒絕人云亦云。
  6. 《A Man Called Ove》

    壓軸推介。港譯《想死無咁易》,很抵死又到位。
    故事就是說一名叫歐弗的男人「在愛妻逝世後化悲傷為怒火,世事無一順眼,性格執著兼難頂,人人都買佢怕。其實他早已安排好自殺計劃,為求早日與妻子團聚。奈何天意弄人。面惡心善的歐弗無法坐視不理,屢次出手解救蝦碌意外。自殺大計諸多阻滯 。
    改編自瑞典史上最暢銷新人小說,片中現實與回憶完美交織,生命中的美好與遺憾歷歷在目,教人笑中帶淚。榮獲本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歐洲電影獎「歐洲喜劇獎」,羅夫拉斯格憑生動演繹,一舉摘下瑞典影帝殊榮!」
    電影很溫馨鬼馬,那些措手不及的意外很有真實感,毫不突兀故意裝好笑,而是真的好好笑。是鄰居拯救了歐維嗎? 是的。但歐維的善良也救了自己,好好走了一段路。
    我跟妹妹一起看的,莫名奇妙整部戲一路眼睛泛紅地看完。
    隨著年月漸長,時間愈來愈快。人生這趟旅程有一天注定走完;重點是你想自己成為怎樣的人。共勉之。



17 August, 2017

<深夜隨筆>

Location: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省第里雅斯特

感謝星星天認真跳舞的叔叔姐姐們。太陽好大汗流浹背。但並非自娛,每個動作表情都認真優雅,尊重自己的興趣也尊重別人。非大媽舞所能比擬。因為舞者認真,裙子也極美。我也認真看了兩小時。謝謝他們,造就一個美好溫馨的黃昏。


好一陣子沒更新,因為電話壞了。沒有拿去修,費了好大番力氣才成功備份。
早前去了意大利邊景小鎮Trieste, 之前完全沒概念是哪。因為待在斯洛文尼亞首都也待得夠久了,想去別的地方看看。

Host建議我不如去威尼斯?坐船過去只要兩小時左右,著名的水都,是要看一下的,但人好多我好怕;他們推介我去其他海邊城市玩。好啊,歐洲夏天要熱死人,去海邊好。
但斯洛文尼亞物價本來就貴,海邊渡假區就更貴。

然後媽媽跟女兒剛好要去Trieste購物買名牌(就是我之前寫過,好有錢也要開民宿令自己好忙的一家人),說不如順道開車載我過去?上網查了一下,住的比較便宜,而且,這城市最著名的是咖啡。為了這個,就值得待了。

隨便東西收一收,就隨她們去了。斯洛文尼亞人友善禮貌得過份,這看似冷門的國家發達整潔,人民所得頗高。其中最深刻是每次我準備,還未開始過馬路,大堆車就停下來先讓我。

開車個多小時就到意大利,車子立刻亂來,媽媽在巷子裡一直閃,短短一條街走十分鐘過不了。她冷笑一下,手擺一擺說,”This is Italy “ 。送我到民宿之後,母女就去買東西去了。話說,之前妹妹在家都穿很隨便,當日去玩畫了個大濃妝深藍眼影,卻非常好看。鬼妹反正就是無敵。

我的第一個意大利host 是個滿身紋身的大叔,背著一堆床單在等我,有點反差萌。因為太早到了,還不到九點鐘,他先讓我寄存行李,等上一位客人走了,晚點再讓我入住。

極度疲累的人當然就是先去了喝咖啡。整個Trieste 都是山城,小路,窄巷,上斜。第一次走就到市中心,全靠網路地圖的功勞。現在的沒網上地圖根本不能生存啊我,以前紙本地圖走天下的背包神事只存活在青蔥記憶裡了。

碰到個法國妹,似乎在迷路中,我當然立刻衝前去救美。她原來只預留了一天在這,晚上就走。
後來遇到一個韓國女生也是如此,只留半日。都是趕去克羅地亞的。我住上超過一星期,很多人都嘖嘖稱奇。





初到埗,也其實覺得沒什麼,但躲在小小的民宿裡很安心,自己煮飯看書,也因為不想移動,就一直住。因為接下來的日子被預訂了,我不得已要搬,今次不如就搬到市中心? 這城市除了咖啡,還有歐洲最大廣場的夜景。

頭幾天覺得悶,改機票又貴,去了 海邊城堡又差點中暑。一個人去游泳似乎又太毒。百無聊賴。還有,這樣的食物超乎想像的難吃,意粉都難下嚥,難吃到嘔;是真的嘔。
還好有咖啡拯救。這裡果然是咖啡之都,城市每個角落都是咖啡館,其實好幸福。當地人多喝espresso,種類有很多。每天都在城市亂轉,路真是好斜,我想,老了來應該來走不動。而這裡的老人都好健康而且腳骨力強勁。

亂走到一間綠色門面的店,誰叫它是我最喜歡的綠色呢?坐下來,美女姐姐熱情介紹,不會英文也沒英文餐單,反正我明白了她個人最喜歡的一種,想介紹我點。試一下不壞。
來了,是一杯熱的大咖啡,裡面有好多層,又有巧克力。卻不是那種漂亮嘩聚取寵的特飲,咖啡味濃有層次,又有一點酒。她又幫我點了個好好吃的牛角包。
此後我就天天都來這咖啡館,卻沒有再遇到她上班。其他人愛理不理的,好店員真的是店子其中一個靈魂啊,如果以後一舊雲開店,我也要請這樣的美女店員。但沒人理我也沒關係,咖啡好喝就行了。不懂餐單,我也懶的查,每天試點一樣,都好喝有驚喜。拍了照,以後要喝還是能知道的。



朋友知道我在意大利,都叫我要小心小偷,但沒想到這裡是意大利最安全的地方亦被選為最宜居之處,我一人晚了到處走都沒問題。反正市中心就豆子那麼小。
自從在海邊城堡差點中暑的事件後我拒絕再坐巴士去任何景點,唯一做對的事,是幫了一對外國夫妻拍了全家福,小女兒當天一歲生日。我中暑,就是為了 能在那時間遇上,然後造就別人的美好回憶。也是功德一件。
白天的太陽太毒太辣,就躲咖啡館,吃雪糕。非常便宜又好吃,每天就是這兩種食物瘋狂交錯。換咖啡館一直喝;來了就明白這為什麼是意大利消耗咖啡首名的地方。
海邊好看,但是日落才看得了。我後來才知道的。再好的事情,都要選對的時間;再好,時間錯了又怎樣呢。而再不好的人,只要適時出現,也可能有奇蹟發生。這是人生的無奈,命運的玩笑。

我每天都在廣場前的碼頭靜坐;長堤壩,人不多。只有些當地年青人,或夫婦,三五成群,一起靜靜坐或躺在這海邊。旁邊有啤酒。
最右手邊的那個角落是我坐習慣了的,而每次也都剛好沒人。
海風吹來,只有浪的聲音,堤壩沒有任何欄杆,我坐在堤邊,離海好近,浪花打到臉上。這堤造得真好,建的人一定好喜歡看海,所以他知道角度和高度。
帶本書,大概從6點多坐到9點,太陽由金色到粉紫紅到全沒入天空中。


這天以後,我天天都去坐,有時看書,有時只發呆,看海看波浪。我覺得自己似個阿伯。
浪有種懾人的魔力,一直重複卻又不一樣,那種藍,深深淺淺,總之人會被吸住一直細看。
那陣子,常突然走入像是哈利波特的追思盤中,看到一些照片片段以後,突然從那個點進入一段回憶,一段很遠久我也全不記得的場景之中。
細如廣場裡,有個滿身銀色的人在賣藝,人聲鼎沸;我說,我要去個洗手間,你說,會在這裡等我。然後右手邊一排排的電梯,通往高級酒店。我那時想,誰會住在這裡這麼浪費呢有必要麼?但現在,許多年後,我出門偶爾也住好的;回想起得有多滄桑。走了一會,我走進一間店看衣服,還清楚看到店名。然後沒有然後,到這我就突然被趕出來了,從自己的回憶之中。
有,我想起來確實真的都有去過,但這些細緻如斯的地方,都不記得了,日記也沒寫過這些。突然進去了自己的回憶如真似假走了一段,見到了好久沒見過的人。那種詫異與衝擊實在太大。走入回憶的體驗很神奇,雖然內容是哀傷的,但這件事令人上癮。所以得趕快記下來。
反正每天看海,看這片海,心情突然就好了。

這沒有海灘,梯子直接下去。水好深

旅行其實也就如生活,總是有生悶的時候。最難是什麼? 最難是找回自己的節奏;有時太快,有時太慢,總要些時間才順下來。那是個靈光一閃的一刻,我前一天去望海,還是那樣;但今天看完海,突然就好了,就像全身脈搏被打通;我沒試過,但要形容應該就是這樣的感覺。
Trieste 成了我一定要回去,最深刻的地方。很多人說這什麼都沒有,半天看得完。但這裡有全世界最漂亮的日落之一,是把我從追思盤迷思中拉出來的海與紅霞。
我還要再進去的,我也很想,這種超乎想像難以形容的體驗,我還因此打電話給我小妹問她有沒試過。我有想過,是不是大腦突然開發,我要變天才了啦!
開始之時很怕做夢再看到,也很怕突然不知什麼時候跌進記憶的最深淵;但原來,怕失去寧願不曾擁有;但曾相遇的快樂足以彌補一切。
有謂人生就是失去,怎麼樣都會失去;所以要努力相遇。
也其實,輪不到你來選。




前陣子接受一個關於旅行與閱讀寫作的訪問,記者朋友問我,寫作對我來說是什麼? 我也說不上來;但我就不能不讀書,不能不寫字。
又,一直寫的其中一個專欄對我的文章做了些點擊統計,建議之後不如討論一下題目的方向? 我知道啊,寫日本最多點擊和讚,哪又如何? 
我手寫我心,沒有按讚不是很重要。對我來說,寫作最少有一部份是如此。
寫作很私人,也可以很公開。可以很真誠,可以最虛偽。

心情抑鬱了一陣,其實也因為好久沒有寫落落長幾千字的無聊文;以前旅途中常如此,反正就得要寫的,也不為別人看。深夜不睡,一直寫。
但近年事忙也懶,想到第二天要開會啊,拍節目啊,辦團啊之類之類,反正得早起,就收起突然要寫的衝動。



誰要看你的心情呢?沒有資料又與人有何益處呢?但我想,這是一些想法,一些筆記一些體悟一些思考,一些整理。 誰人不在生活工作裡有煩事和共鳴?
朋友又問道我的寫作風格是什麼。是呢是什麼? 自己也不甚知道。
好與不好,只是一直都很認真,不為別人,為了自己,也許是為了你。為了在路上遇到的重要的人們。
不知所云自言自語,一口氣寫完,也不校對,爽。廢青就是要寫廢文,生活有時就是認真做無聊事。
有時重看自己的文章,大都是些散文之類,有不少朋友閱讀轉發。我回,這樣就很足夠了,是不是。
志願不是要做內容農場或宣傳易。生活旅行,無論是什麼,都在於選擇與自主;人人都要吃飯,賺錢最重要,沒有商不商業的問題。只是錢與理想之間如何平衡,怎麼賺,如何賺,賺多少。重點在於,你要有得揀。現實迫人,也要努力讓自己有得揀。
記得年前有旅人跟我訴過苦,說全職旅行賺不了什麼錢(只是當時吧),有廣告就接,價錢也很低,一千幾百。不太有興趣的也做。說沒有錢開飯。



但香港地餓得死一個年青人麼?去便利店打工啊。想辦法養活自己啊,沒有錢就不要去旅行啊。此番話其實忍了好久。我也窮過,好窮好窮。但人要對自己對家人負責,要想辦法維生。堅持可能需要一個限期;所以恕不能體諒。
一直都是這樣想的;但一定有人以為我自己好了就亂批評。斷乎不是。
好久沒寫這類話,以前其實常爆發,但是想想,文章多了人看,有些話不如能不說就不說唄。但如此圓滑過頭就實在負了百彈齋主之名了。
生活是自己塑造的,有選擇,有底線,才有尊嚴。
好了說得有點多,這深夜突襲。反正看得完的人不多,也不怕得罪人啦哈哈哈。
晚安,大家。♥
p.s.拍了太多(好?XD) 照片的難題就是要選照片,就先不理多傳一些了。
*而最近少更新,FB 又會隱藏貼文 (迫人比錢嘛。誰叫我是個不買贊助ad 的人啊)

有空就按個“追蹤first see“ 不會錯過專頁更新:P

IG: https://www.instagram.com/munmun_travel/ (長文放FB,相會多更新在IG。)
blog: http://munmun-hohoho.blogspot.hk/
【一舊雲 旅行者雜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