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August, 2016

[珠穆朗瑪峰]下山的路

[珠穆朗瑪峰]下山的路


關於登珠峰大本營,寫了那麼多上山; 來說說下山。

EBC trek 第八天 (Gorak shep 5140m – Kala Patthar 5550m – Lobuche 4910m)


第八日清晨重頭戲,是往此行最高點 Kala Patthar。一般來說在日出前便要開始登山,去看晨曦金光灑在珠峰之上。但前一天趕往基地營的行程太累,所以我吃完早餐才悠哉出發。

Kala Patthar 的意思是黑石頭,最高為海拔5550m,在山頂可以環看整個喜馬拉雅群山,算是此行難度最高的一段路程。在超過5400尺後便可看到山頂。千辛萬苦攻頂後,人在5550公尺的高度,被喜馬拉雅群峰360度包圍。這樣的景色,所有準備都值得了。


從 Kala Patthar 回到 Gorak Shep ,吃完午餐就開始下山的行程。但其實我想說,登山其實並不太辛苦,專心致志跨越難關反而是登山令人著迷之處。個人覺得最難忍受的反而是餐餐吃的都一模一樣,都是咖哩,炒飯, 炒麵。十幾天下來完全受不了。還好我早有準備,帶了不少公仔麵和辛辣麵補充能量。

下午稍多作停留後便往下一站Lobuche ,開始下山。下山對我來說需要更多的平衡,要注意該踩哪顆大石頭,登山杖該如何使用才不會被碎石山泥滑倒…一路往下走,同樣的路,此時的風景卻和之前風雪交加大不同。難得來時下雨下雪,下山天公倒難得作美;冰山藍天白雲,覺得輕鬆許多。也是因為肌肉習慣了,鍛煉過。

























從痛苦到熟練,原來人有這麼個能耐,心靈也有這個機制。我們那麼軟弱,又那麼堅強。
轉身,才發現原來自己走了那麼多艱難的路,才到山頂。人生或許也像下山,突然回首之際,才驚覺自己竟已走了那麼遠。不斷的上坡路,回程重走一次,也詫異自己到底是如何辦到的。或許,我們都比想像的要堅壯許多。緊記著跨越難關那刻的自己,縱然有更多未知,帶著這個帥氣的自己,或許沒有什麼是過不去的。那麼高的山都走過了,什麼流言或惡意或攻擊,沒有人在怕的。

跟許多登山者一樣,我在每間住過的旅館餐廳都貼上名片。對自己完成了目標與挑戰,天地雖不留痕,還是希望留下一點點見證。



<原文刊於作者富衛博客>
http://blog.fwd.com.hk/zh/2015/11/10/on-my-way/

更多文章: 

04 August, 2016

人間天堂,喀什米爾



我非常鍾愛的一片寧靜土地;一別數年,去年因為大哥結婚,一回去便待了一個月。

處於印度北邊,人們對這個地方所知不多。

關於最近喀什米爾持續緊張的局勢與宵禁,沒有太多媒體關注。

喀什米爾爭取獨立所引發的衝突,已造成50名平民死亡,超過五千人受傷。

而當中有許多是兒童。




喀什米爾有宏偉的雪山,湖泊,青蔥森林。非常整潔閒適的大街,沒有擠滿街的機車與人。雖然我不喜歡用這樣的說法去形容一個地方,但她就如人們所說,是東方的小瑞士。

女孩們非常漂亮,男生高大英俊,眼珠子有藍有綠。

這裡的人們主要信仰也不是印度教,而是信奉伊斯蘭教。

我第一次的在印度之旅能待上三個月,主要是因為喀什米爾。我自己覺得非常安全,竟沒有遇上騙子;讓之前旅途上一直跟騙徒搏鬥的戰鬥與疲累狀態得以放鬆。人們的善良純樸,令人非常難忘。得到的幫助與朋友,在書中我也費了好多篇章去寫。所以這一待就是差不多20天。有看《旅活》的朋友們,應該都明白。



去年大哥結婚,千里迢迢,就給我一個借口,終於可以回到村子裡去,看姐姐表妹還有孩子們。那兩個頑皮小姪子可愛精靈很教人想念,所以之前有時我們會視訊。


一回去又是待了三星期。深深淺淺,湖邊日出日落,雪山連綿。在船屋上呷一口香料茶。很難令人相信原來自己正身處印度。



也許喀什米爾,也不曾覺得到自己真正屬於這裡。

很矛盾地,喀什米爾在大部分人們眼中,其實並不安全。

因為土地紛爭的問題。在印巴分治時,喀什米爾被劃分為二,一半屬巴基斯坦,一半屬印度。還有部份荒蕪的地區屬於中國。而我所去的,是印控喀什米爾。印控喀什米爾一直想要爭取獨立,而印度一直大力打壓。

紛爭不斷,這號稱人間天堂的地方,再不安靜。

政府對喀什米爾的經濟建設極少,只有軍事設施隨處可見。而且在各方多加限制,當地失業率高居不下。因為政策對喀什米爾的不公與高壓控制,當地旅遊業亦一落千仗。



去年秋天我在當地參加婚禮時,因為總理莫迪要訪問喀什米爾,所有地區都要封鎖。商店學校關門,街道不準通車,人們不能隨意走動。(就跟某些強大國家官員出訪的派場一樣,麻麻煩煩)。他來之前的一晚,八點不到人們就在家中不得出門,交通工具也不準行駛。我和朋友逛完街,找不到車回湖邊。難得截順風車找到個好心大叔載我們一程,那是在街上唯一的一輛車。

趁住莫迪來訪,年輕人當然上街抗議。軍方開槍打死一個。引發更多人上街。又再宵禁數天。我年前第一次去,也忘了是什麼事情,又是宵禁了數日。

抗爭後總有年青人被殺,引發更多人抗議,而印度政府也絕不手軟,暴力對待。

大哥的家在村子裡,婚禮之後我住了幾天。 正值全城嚴防之時。軍人隨便就來檢查,說要找滋事份子。就在普通的社區與村子路口不遠處開槍。地下的彈痕,黑乎乎一大片。但第二天,街上還是如以前一樣繁華,人們依舊說笑,淡定又滄桑。

危險中的寧靜,這就是喀什米爾的日常。人們大驚小怪,他們被迫習以為常。



說起宵禁,對常去喀什米爾的旅人來說其實也不是什麼新鮮事。而每次到訪,如果竟然沒有經歷到,反而會覺得此些平靜並非尋常。

在我而言,之前感覺不太危險,只因為我並未作為喀什米爾人身受其害。他們對遊客都非常友好。宵禁與衝突只針對當地人。遊客被禁止離開湖邊遊客區,司機店東也會提醒我們小心,不要去人多的地方。

今次的衝突是近年較為嚴重的一次,因為反對派一名年青領袖被殺,激起民憤。各地都有示威。自七月八日起,軍方一直封鎖喀什米爾,中斷當地的網路和通訊服務。而本來難得為時不長的夏天,是遊客到訪的旺季,遊湖行雪山的好時節。市面卻一片凋零。

宵禁至今已第25日,商店辦公室學校全部停止運作。印度軍人以散彈槍射殺平民。看到那些滿是彈孔的流血照片,彷彿都有認識的面孔。所以更悲傷。

那些緊閉眼睛的小孩子們,長長的睫毛,小小的高鼻子。全都長得像小姪子們。



本想稍為解釋一下,這片土地發生何事。但似乎三言兩語,很難說得清楚,不小心寫了這許多。

這地方不起眼,少有國際媒體詳細報道。 喀什米爾那麼的美好,所以想更多人知道裡面發生的事。 希望大家能看完文章,還有連結的詳細報道。 而又如這世界每日所發生的戰爭紛亂,似乎那麼多,那麼的無力。但至少,盡力去了解關注是現在能夠做的一點事情。

我知道用這話去形容很奇怪;但喀什米爾在不危險的時候,是最安全的地方。 但我想你應該能夠懂得的。

記掛著,平靜在船上的人們。深深淺淺。



1.以下是台灣女生,遠嫁喀什米爾的Ruby  ,她有更詳盡的報道。
http://rubychien.com/2016/07/26/kashmir/



2.影片:What would Mark Zuckerberg and Shah Rukh Khan look like if they were shot in the face by pellet guns in Kashmir?
https://www.facebook.com/ajplusenglish/videos/768392766635566/?pnref=story



3. 英國《 Daily Mail》報道:
http://www.dailymail.co.uk/wires/ap/article-3714208/Scenes-city-siege-Indian-controlled-Kashmir.html


原文刊載於富衛:
http://blog.fwd.com.hk/zh/2016/08/03/days-in-kashmir/

26 July, 2016

[珠穆朗瑪峰] Everest Day 1-3

珠峰 Everest Day 1-3



終於出發起行。只分鐘機程,Lukla 機場下機後便立即起行。這個小機場跑道只有五百米,非常刺激。沿途出發建議記得坐左邊,可以看到雪山群。

第一日輕鬆走完計劃路線,本來叫導遊再讓我多走一段路。但他太擔心我會身體不適,就照原定計劃。


但第二天行程非常疲累。由Phakding 2910海拔上升到雪巴大本營Namche Bazaar 3440;海拔於我還好,只是全是一直上坡泥石路,所以頗辛苦。早上八時出發,加上食飯玩樂拍片時間,下晝五時才到。

如果有行山經驗的朋友,第一天建議可多走兩小時。讓第二日不斷高海拔上山可以輕鬆些。


Namche 一向都是雪巴人的大本營,在荒山野嶺中繁榮的市集。物資全都靠雪巴人揹夫抬進來。走到這3440 米,代表登山客都可以稍息。走了一整天山坡,通常第三天是休息日。

但休息當然不代表全日都不動,仍是要在Namche 山區走些小山路;早上走三小時到3550 山頂看遠遠的珠峰大本營,再下山準備第二天再往四千多海拔。

可惜今日天氣不好,霧太濃。什麼都看不到。





早已知道山上條件有限,帶的東西也簡單。但以為海拔高一些才開始;沒想到才第二晚就比想像中差一些。到Namche 已是七度,而且潮濕又大風覺得特別凍。厚衫帽子都要提早出動。旅館的熱水非常不穩定也不夠熱。也突然變冰,要命。

Namche 算是個大中途站,但山上如要充電逐個device每小時算 ,飲杯熱水,沖個熱水涼,就算要水自己手洗衫全部都需額外算錢;山下的各位也記得一起珍惜資源啊。晚上主要活動就是看書寫日記。帶了三本應該看得完。

而星期六到達時天晴,星期日天氣已轉壞飛機不能起飛。 就像人們所說,Everest has it's own weather,沒人可以掌握。

之後再上四千多,希望天氣晴朗。


(山上網路不普遍,每分鐘算錢。每日由早走到晚,也要足夠休息以防高反。所以電腦也沒帶。當然,付足夠的錢,山上還是可以有皇帝式享受。但偶爾回歸山林與簡約,暫時脫離網路世界,也是一種最好的旅行與休息。)


2015-10-12

寫於Namche ,往珠峰大本營途中



<原文刊於作者富衛博客>
http://blog.fwd.com.hk/zh/2015/10/14/live-everest-day-1-3/

更多文章:
http://blog.fwd.com.hk/zh/?s=%E5%90%B3%E8%9A%8A%E8%9A%8A


25 July, 2016

[珠穆朗瑪峰]Live in Everest, 5500m Kala Patthar記




一直往前走都是天空而彷彿沒有大地。

仍是想多呆在山上,盡一切的可能。或許是知道自己終究不曾屬於這裡,始終要離去。

已習慣高度, 從沒高反也慢慢不氣喘,同步出發可以比同行登山客們快一至兩小時以上。上坡已得心應手,到珠峰基地營5364m也算輕鬆。

在Everest 5364m 珠峰大本營, 其實看不到珠峰本身。”Everest has its own weather” ; 同一天晴空萬里也可以下大雪刮風。感激天氣極好無雲,早晨登上Kala Patthar 看到遠處8848 米的天空女神。


但登此頂對我來說才是真功夫。一早起來由5200 米垂直攀升350米至5550米,才體會什麼叫吋歩難行。

一直看到山頂,卻又一直走不到。高原大太陽底下活像海市蜃樓。但心無旁騖,一心只想著要走,非常小心不摔下坡,所有的煩惱就好像不曾存在過。所以登山一直是我的meditation。

因為要趕回去參加印度朋友的婚禮,完成這個頂後就開始下山了,捨不得。儘管山上條件不很好,每天一起來就是爬山至晚上,三餐吃完全一模一樣的食物,肌肉酸痛,皮膚破損流鼻血,睡房氣溫零下兩度,共用洗手間,冰水刷牙,浴室只能用桶子裝熱水,而且建在室外不密封(誰要去洗啊這麼冷!)。每天都有幾架直升機來緊急接走嚴重高反的山客下山。

但被猛烈的太陽照亮。簡單得什麼都不用想,身體疲累與勞動帶來安穩。所以登山叫人不能自拔。
登山也如做人。以為身在高處,但高處總有更高。到了頂峰也尚且要懂得平靜安穩地下降。高處不勝寒;畢竟順利下山,才最重要。

有人問我是否要攻頂,世界第一峰8848 米天空女神當然還未輪到本人(我得承認上了基地營和更高一點的Kala Patthar ,看了大量有關書籍和資料後,是有攻登的不切實際念頭。這願望留待以後再說吧。)
但想要愈往高處走倒是真的,下次或向二號基地營6492m 進發。畢竟喜瑪拉雅山超過六七千米的冰川和雪山還有很多,也是一天幾百米上升下降一起來。期待自己每年的尼泊爾之約都可以上山也就很不錯了。
先定好下年春天。



<原文刊於作者富衛博客>
http://blog.fwd.com.hk/zh/2015/11/03/kala-patthar/

更多文章: 

23 July, 2016

[珠穆朗瑪峰] 山上的人

終於從山上回來了,一直下坡的路,原來自己竟是從這些路一路走來的。有一種難以置信的感覺。


5550m , Kala Patthar
慶幸從沒有高山反應,所以登山的路後來愈走愈順。途中遇到不少人頭痛感冒流鼻水要休息更甚者要折回。
登山其實是一種鍛鍊,不斷單一的動作,訓練肌肉與情緒上的耐力。有些登山客見我人長得瘦小,說我可能不夠肌肉與耐力走完。但意想不到我上坡還是滿在行的。完成5364 珠峰大本營和5550米Kala Patthar,要稍微的佩服自己一下。
不過這相對於山裡的人們來說,其實是小巫見大巫了。從珠峰開放登山以來,雪巴人就充當助手與揹夫,協助一眾外國登山客。最危險的路,都是他們先走。在雪山上搭梯子,做好繩索,固定好位置,其他人才得以安全通過。連在高山七千多米上需要用到的氧氣筒,也是由雪巴人先背上去準備給登山隊。煮飯搭帳篷背器材,無一不是雪巴隊伍。
一路上,總會見到很多用頭背負著重物,幾十公斤,包括包飲品,石頭,甚至幾塊大木板的揹夫,穿著普通的布鞋甚至拖鞋,卻在山路上來去自如。 山上的一切,都靠他們一點一點螞蟻搬家揹上來。

我和導遊和揹夫三人組
我的揹夫叫Mala,是個52歲的矮小叔叔,笑起來還缺幾顆牙齒。他家在山上兩小時左右車程,本身種薯仔,為了更好的生計當揹夫才七年。但是背起我十幾二十公斤的大袋子行山,比我還要快得多。河溪大石山澗,彷若袋子裡沒有任何重量;或裡面是黃金,才讓他那麼的愉快。
有時揹著重物走得太慢會不好平衡,一般揹夫都會先走,在吃飯或住的地方等待客戶。不過Mala 卻會等我,看我慢慢顫抖走完那些大石頭之後,然後露出缺幾顆牙齒的笑容。這是山上的人才獨有的天真笑容,幾十歲的人,笑起來像個小孩。
他的英文有限,不過山上的知識很豐富。那麼多座雪山高峰的名字和位置他也記得。我常問他之後先抄下尼泊爾拼音,之後再查英文。知道自己原來被世界頭四座高峰包圍。我吃住的地方也都是他找的,因為有些熟稔的店,會免費給揹夫吃住。有次我說一定要住在洗手間在房間內的旅館 (在外面的公共廁所實在太冷了。但有時山上條件不好,愈高的地方,有錢也不一定能住到帶衛浴的房間)。在山上到一間新開的旅館,食物非常好吃,Mala 會沾沾自喜。說只有他知道這裡。

Mala背影與山
如此辛苦的工作,用生命去作攻頂登山隊的先頭部隊,原來也才不過數千美金。那一般的登山客揹夫,一天大概是15美元。既然買得起昂貴的登山用品,登山客也不必跟揹夫講價,計較這些對他們甚為重要的金錢。雖說揹夫力大無窮,在高山上也有超人的體能;但近年時有發生行李太重揹夫摔下山的新聞,登山客整個行李箱帶上山的事。請要記得盡量少帶行李,不要超重讓揹夫太辛苦。

請Mala 幫我拍的照片,角度不錯
登山旅途順利,我站在山頂,要謝謝很多人;這山上的人。


<原文刊於作者富衛博客>
http://blog.fwd.com.hk/zh/2015/10/30/humans-himalayas/

更多文章: 
http://blog.fwd.com.hk/zh/?s=%E5%90%B3%E8%9A%8A%E8%9A%8A

23 June, 2016

城市遊棄

    • 了解一個地方有很多方法,有些人選擇城市探索,從無人的廢墟,一磚一瓦中發掘不同的故事。


    • 「城市遊棄」是我第一次拍攝主持的電視紀錄片,題材非常特別,攝製隊走訪四個國家五個城市的廢墟。包括美國紐約地下水道看先鋒地下城的發展,底特律大型廢棄車廠看往日輝煌汽車業,日本軍艦島了解昔日的煤礦業,薩拉熱窩的冬季奧運遺跡埋藏悲烈的內戰歷史;最後是我城香港,看似急促的地方,原來有著不少被廢棄卻又充滿回憶與熟悉的建築物與有趣之地。

    • 日本長崎軍艦島


    • 除了畫面上的震撼,最想帶大家去看它們背後不一樣的故事與歷史。

    • 拍攝在兩年前便開始,陸陸續續前往不同國家;去年拍完最後一集香港便完成。 因為電視台變動,節目到今年才播出。 最近完成後期錄音。

    • 這是我第一次參與紀錄片與電視節目製作,便有幸遇上刺激又有趣的城市探險。可以深入那麼多常人不易到的地方,還有專家講解;大開眼界。

    • 日本長崎軍艦島 (1)

    • 要進入無人廢墟,需要的是體力,我是第一次在廢墟爬上爬下 ;跟著專家的足跡,還要出動繩子等工具。回想起在走在紐約的地下水道,深入虎穴看污 (糞!)水的驚險 ; (爬)進入荒廢火車軌道,怕被發現和需要躲避列車經過的緊張,然後發掘到別有洞天的風景與歷史。完成探險,我還和專家在地下軌道喝威士忌。

    • 在香港的唐樓,跟著香港的城市探索者在一片荒蕪中,拼湊不同的故事。一件玩具一本破相薄,他們都能娓娓道出有趣的背景。當中也有你我的成長片段。

    • 紐約地下水道

    • 城市探索, 一般被認為比較離經叛道。我們在大眾電想要呈現這樣的場景與概念,很大膽也是一種新的實驗與嘗試。不只是為了獵奇與刺激。從了解城市探索者穿梭廢墟的原因與故事,看城市的另一面;潛越與荒廢,城市探索者有些為了找尋刺激,更多是為了守護自己的土地與歷史。

    • 深入無人之地,沒有官方指南,在於主動去認識與發掘,重新建構與認識一個地方。城市遊棄對我來說不只是一個節目; 親身犯險走過那些頹廢的宏偉,這種方式亦成為以後我在路上與旅程中一個研究城市的方法。此後在不同地方,我也會進行自己的城市探索。


    • <原文刊於作者富衛博客>

      更多文章: 

29 May, 2016

遺忘的山


連續一個月密集拍攝節目完畢後,難得來到歐洲,攝製隊回港,我獨個繼續在歐洲待著,回復背包遊。拍攝最後一站是立陶宛 (電視台說要保密,現階段還得先賣個關子。如無意外應該是九月份播出),到埗時還未全回暖,天氣寒冷,尤其早晚,下雨更甚。不只我,街上的當地人都穿大衣。
沒想,才一星期,便天天都是大晴天。話說這裡的旅遊旺季是五月開始,也暖得真準時,我也來得及時。從想立刻離開這地方,就這樣待了下來。
出發去十字架山的那天,天氣極晴。我52分才到火車站買票,趕得上十點開出的火車。算準時間聽到廣播,趕緊下車。怎料女列車員看見我,把我趕回車上,「下站才到你!」聲量極大,心卻是極細的。她上車時看過我的票一次,知道我下錯站,好心提醒我。車上人那麼多,她的記性真好。火車梯級很陡,她還主動扶住我的手。大聲說話不代表沒禮貌,便是如此。
IMG_7731
兩個半小時的車程,都是田園風景。我鄰座的外國男人,坐在窗戶邊,卻一眼沒看,一直在看電腦螢幕中的日本卡通。我叫他把窗簾拉起,暗示你不如跟我換位?但他手拉起了簾子,雙眼卻一直緊盯著電腦沒接收到。
下車我先找自己的旅館,它剛好在巴士站和火車站的中間。之前因為採訪認識的本地朋友笑我,說當天來回就好了呀,沒人像你這樣的。Šiauliai 那邊鄉下地方什麼都沒有。
反正我城市人就是為了來看田野風光的。誰不知真如他所說,整個市中心都沒有一張亞洲臉孔。不過人這樣少,好適合踩單車啊。
在商場吃了頓飯,去買巴士票。還要坐趟車才到。車很疏落,售票員給我一張時間表,叫我記緊回市區的巴士時間。20分鐘的車程,在路口下車,還得走兩公里路才到山。
在遠處已看到很多密密麻麻的十字架,入口有幾樽巨大的雕像,十架向左右兩邊延伸。黑白灰色的十架被一大片青蔥的草地包圍,加上陽光極猛,是個奇妙的景象;所以人人都駐足細看而不急著先進去。
IMG_7734
沿著梯級上山,一路是更多十字架,大上面掛小的﹐小的上面又有更小的,加上畫像雕像,珠子,由中間延伸,就似整片山頭都長滿十字架。又有不同的形狀材質;有些非常巨大,一層樓高,要抬起頭來仰望;有些只巴掌大,幾個纏在一起綁在絲帶。有些掛了在後排的樹上,寫上不同的祝福與字句;看起來像歡欣的聖誕樹。
十字架山沒有想像中的莊嚴,但我也不覺悲傷。一堆堆掛了蜘蛛網的十架,
就是有點孤寂淒涼。成千上萬,雜亂無章地遍佈整片土地。但沒有秩序,卻是它好看的地方。
日頭曬下來,小黃花包圍,仍是寧靜奇異得無以名狀。來一趟不易,我走了一圈又一圈,沿著分岔的小泥路,盡量想經過走遍每處的十架。慢慢細看上面的字,不過陽光太烈,不太清楚;只道有祝福的,有紀念死亡的,有祈求的,有埋葬過去的。
那麼多的呼喊,上帝真的都有聽完嗎?
IMG_7779
比起敬拜,更多覺得這裡是遺忘過去與傷痛的地方。
門口有很多十字架販售,進來之前買了一個小的。默默在上面寫滿了字,然後牢牢地插進土裡。誰不明白遺憾不會真的如願留在山上;然而回憶總是美好又沈重,不能遺忘,就埋藏在山上,在心裡,偶爾才翻閱。 奇想這泥土能將過去改種成只有美好的花朵。
平日來,沒有什麼人,經過的也多是旅行團。他們轉一圈很快就離開。旅遊巴都停在入口。
我一個人來,又一個人走兩公里路出去趕巴士。不小心留至最後一刻,用跑的出去氣來氣喘。整條公路只有我一個在等車,擔心了片刻,還好原來是巴士遲了幾分鐘。車上連我就只有兩個乘客。
在天氣晴朗的日子再出發,我們都在旅途中回憶上一個旅程; 也許遺憾就是恆久存在,直至走完這許多的人生的路,才完滿畫上句點。
我把了擔子放到了在山上;當日手機提示,我共走了一萬五千步,相當健康。

<原文刊於作者富衛博客>

更多文章: 

25 May, 2016

旅人書單

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但在路上又可以帶著書同行,豈不是最愉快的事。兩者就是這麼緊密又有趣的關係。
所有的旅程都需要書陪伴。尤其是坐長途火車,在移動而寧靜的夜半列車上,思緒特別清晰。看書以外,可以有許多與自己的沈澱與對話。
平日帶出門的不過幾本,不過那時剛簽好新書合約時人特別緊張,想帶一堆書疊成的山上路。不過與其帶著許多書,不如人去書那裡不就行了?
530794_10152187581285564_1145920487_n
那跑時去了雲南住了幾個月,冬天仍是藍天白雲的一個悠閒地方。先在大理古城找了一個幽靜的青旅棲身,然後每天走到東門盡處的一間書店看書寫字喝茶。小小的一間海豚書店,一樓賣書,二樓放了許多書讓客人隨意看。兩層中間是個有透明玻璃天花的小閣樓,木椅子上放藍白格子布與花,還有一隻叫巧克力的啡色貴婦狗。老闆兩夫婦就在陽光燦爛的日子經營著這小小書店。
58779_10152187580250564_639002299_n
我每日吃完早餐後就在那待到晚。然後帶著書走到哪寫到哪。雲南版納老撾泰國尼泊爾,在旅行的途中寫旅行。所以這第一本書,就如旅人一樣,是一本移動的書。
DSC04754 (复制)
附上最近的旅行書單。有些深刻,有些鍾愛,總是一看再看。有些是新看的書覺得很驚喜。都推介給大家。
1 《圍城》,錢鐘書。「城裡的想出去,城外的想進來」,每次看都有不同得著。
2《我執》,梁文道。 愛情到底是為何。這些文字平服心情。
3《流浪者之歌》,赫塞。人生苦海,答案只得自己去尋找。這是最新的德文直譯華文版
4 “Into Thin Air , Jon Krakauer” 去年尾在爬珠峰大本營時看這本講述登頂其中一宗最大山難的第一身紀錄。作者是記者,對於珠峰的登山考究仔細詳盡,很好的參考。但對於意外的原因,就如作者所說,只是個人所觀而已 。
5《我係何式凝,今年五十五歲》,何式凝。勇敢剖白自己的女人,很震撼。
6 《撤哈拉沙漠》,三毛。相比起之後的多愁,這時的三毛冒險記很頑皮精彩
7  《我們仨》,楊絳。楊先生於92歲時寫。簡潔寬容而沈重,記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與丈夫錢鍾書的生活回憶錄。
8  《總是淒涼調》,章怡和。荒謬時代的告密與悲傷。
9  《老人與海》
10 《平壤水族館》,  脫北者的非人經歷。

<原文刊於作者富衛博客>

更多文章: 

24 May, 2016

Hostel David

Hostel David


    在維也納,住進了朋友的Airbnb。獨立的房間,很有家的感覺,朋友有空又會帶我到處走。有時旅行到一個地步,已經不想去任何景點,只想好好呆著,認識一些當地朋友,去市場巷子走走,從點滴中了解這個地方。這是我的旅活。
    想寫一間hostel 的故事很久了,它不是民宿或Airbnb,但裡頭的人卻有著這種熱情,是個溫馨的地方,讓人想一再回去。前年的冬天,又是拍攝節目完畢後 (話說,歷時兩年,港台節目城市探險今年六月終於要播出了!),我留在波斯尼亞繼續一個人的旅程。在薩拉熱窩之後,我到了小城Mostar 。夜晚下巴士後,找不到原本已預訂好的旅館,天黑不好看路,就隨便在附近再找一家。小巷子裡有幾間,有職員剛好出來看到我,問我要不要住。我一個人背住兩個大包,還是回她,要先看一下。出門在外,旅館就是半個住家了,尤其我喜歡長待,所以有些要求。往前走一點,看到一個開揚的大花園,裡面還有一隻大傻狗。就選定了。

    一進門沒見到人,打了招呼,有個帶鴨舌帽的男人半睡半醒出來歡迎,還立刻煮水泡茶給我。我說不用了啦,他說:「 my queen! 這是一定要的!今天晚了,我明日再介紹這地方給你。你先去選個床位休息。」雖然是多人間,但房子裡面空間很寬敞,有兩張大桌子,還有個洗手台。雙層床是木製,也夠大張,中間放張梳化和花紋大地毯。感覺舒服。

    早上起來梳洗後到公共大廳,「 Mun my queen !請問你喝茶還是咖啡?」「嗯,咖啡吧。」「my king ! 那你呢? 我是這裡的雜工清潔工,反正什麼都是我哈哈。你們每個人都我的貴賓,所以我要這樣稱呼你們。」是個非常有趣的人。

    這間小小的hostel,公共空間其實只是個小小的廚房,放了幾張梳化和凳子。但異常有家的溫暖,所以各人一天旅程完了都喜歡來這坐著,聊聊天。我一開始也在這認識了一些旅人朋友。有打工渡假後開始旅程的台灣女生和一個背包日本男生。通常在Mostar,很多人都當是個中轉站只留一天,但我很喜歡這小城,所以住了好多天。古城有名的石橋,在波斯尼亞戰爭中被爆毀,後來重建。這裡的市中心,跟首都薩拉熱窩一樣,建築物的外圍都充滿子彈洞,而且有更多破落與廢棄的大廈。但小城物價便宜,日頭天氣也宜人並不太冷。秋冬紅葉包圍小橋流水,回旅館又有Stephen 在攪笑。所以在黑山與克羅地亞之行後,我又回到Mostar ,回Hostel David去 。
    IMG_5889
    我那時沒有先說,回去時Stephen 見到我,還真的跳了起來。再興奮大叫老闆來接我。兩個人見到我像十年沒見的老朋友,笑到臉都紅了。兩個神高神大的男人,反差有點好笑。然後那次,才是我第一次見到了老闆。那老闆叫David 嗎? 原來是老闆兒子。我再回去住,老闆特別高興,不斷說了好多次謝謝。中午煮好了波斯尼亞菜,請我去樓上的家,跟他和David 一起吃飯喝酒。
    本來是淡季,但可能是物以類聚,旅館的人愈來愈多。有香港來的兩個男學生,長住在薩拉熱窩的韓國朋友,剛畢業的年輕台灣女生,還有一個長捲髮的內地男。那時他的環遊世界之旅才剛開始,而現在,兩年過去,這個人仍在路上。常看到他更新在非洲部落的照片。

    這一行人組成了個旅行小隊,跟Stephen到處走。他帶了我們爬入一間荒廢的銀行。戰爭時,狙擊手就躲在這高樓向下面的平民開槍。因為之前拍攝節目,一名士兵教過我,所以我眼利發現,這樓還有很多戰時留下來的子彈殼。延續「城市探險」,Stephen和我跟大伙講了這裡的一點歷史。原來很多人來觀光,看到牆身上那麼多孔洞與破爛,卻從沒想去了解它們到底是什麼。城市探險就是這麼一回事,這裡沒有博物館,沒有官方解讀,透過破落的建築物,主動發掘與觸碰有關這個城市的歷史,尋找自己的答案。才更深刻。無論旅行與生活,都如是。站在銀行的天台上俯瞰這個美麗又滿目瘡痍的城市,或許各人都多了一份想法。

    老闆也非常高興,因為這一群旅人聚合一起後,就一起待了下來不走。他開車帶我們去山上的一間清真寺,也請眾人吃了一頓地道的本地菜。後來更有興的是,來了一堆青年旅館的老闆,因為附近開歐洲的青旅年度大會,他們便聚了一起 ,住在了別人的青旅。我們一行十幾人一起行動吃吃喝喝,晚上在花園,跟大傻狗一起喝酒聊天,好不熱鬧。
    銀行天台
    有天我興起,因為晚上天氣凍,出來都一個多月了很想念香港的食物,提議不如打個邊爐?我們自己在超市買了肉和菜,在青旅的小廚房煮熱湯大吃火鍋。本來一眾外國人都沒興趣,對他們來說共吃一個火鍋太新奇。但嗅到香味四溢卻全都走出來,叫我們分他一份。外國人真的少有打邊爐的經驗,見到滿桌食物,隨便就把生的夾進碗裡。「不是呀。要先把生肉放進熱鍋裡,熟了再把肉和熱湯拿出來吃。」邊煮邊吃才是打邊爐的精粹啊。外面寒風呼呼,十幾人的火鍋,擠在小小又溫馨的屋子裡,冒著熱。其中一個青旅老闆說,打邊爐實在太amazing ! 以後要在自己的青旅弄一個,肯定要大受歡迎。

    總之在這個小小的黃色花園裡,一下子可以遇到那麼多有趣的旅人朋友,是很難得的緣份。我想是Stephen 和傻狗的魅力,把人們都聚合起來了。Hostel David 成為一個旅人碰頭的地方,而不只是一間酒店與床位,過後即走;而留得住裡面的人心。
    stephen
    Stephen 的瘋狂與熱情,每個住過旅館的人都會在網上留言好評。有時他喝多了會跳舞唱歌,又會打功夫。據他所說,原來李小龍不單是聞名世界的武打英雄,更是Mostar 在戰爭時的精神領袖,鼓勵當地人不要放棄。在荒廢的銀行前面,立了一座李小龍像。

    人來又人往,總有離別的時候。隨著人們陸續散去,我也要回家了。我坐巴士離開的早上,幾個朋友來送別。大家又聚在小小的廚房,喝咖啡喝荼。我跟Stephen 道別,他突然嘩一聲哭出來,躲到房間,有點淒慘,坐在凳子上嚎啕大哭像個小朋友。我想不全是為了我們這些人,只是那麼多的離別,令他回想起傷感的事情吧。我們哭的,原來從不為了電影裡面別人的故事,那都是自己的眼淚;這個,我都懂。旅人朋友之前說,怎麼會有Stephen這麼開心的人呢。我那時並不這麼覺得。
    還有老闆與David, 我從沒見過女主人。當然也沒去過問原因。

    有時看起來愈是瘋狂,愈是高興直接的人,可能是為了隱藏裡面更多的悲傷。沒有那麼多的快樂,又怎麼與那些哀傷共存呢。沈靜之時,深不見底的眼眸裡,都有自己的執著。叫人看了,覺得那些笑臉,都有些心痛。

    傻狗不吃肉,在吃紅蘿蔔。跟第一次見到我時一樣,到來與離別,牠都翻開一張粉紅肥肚皮向我撒嬌。
    他們叫我有空一定要回去,在門前向我揮手。

    相比現時正在進行中的東歐之行,幾乎沒有認識到什麼深刻的新朋友。他們都為喝酒和派對而來,就沒有什麼好聊的了。
    旅行途中遇上那麼多的人,我們都是別人生命中的過客;面目模糊也許沒有什麼不好。但這個神奇黃色花園裡面的人,總叫人深刻,而在彼此的生活裡成了一種值得回憶與紀念的裝飾。那麼多的故事各自精彩。自然而然,好些朋友都還有在網上保持聯繫。
    IMG_5930
    最近有人問起我南歐旅行的事情,我想說Mostar 是個好地方非常值得多待一陣。夏天有彩色叢林包圍藍色的河水與石橋,紅色夕陽無限好。如果你要去,請到Hostel David 幫我打個招呼。

    21 May, 2016

    旅人的新衣

    <旅人的新衣>

    外出旅行我都會訂做當地的服飾,一方面好看,另一方面能幫助我更容易打入當地人的生活。四年前來到此地時我也有訂製過一套服裝,淡藍色,有著細巧的刺繡花紋,穿起它走在當地旅行,不時還會有當地居民對我微笑,請我喝茶。後來這件衣服在香港我偶爾也會穿,有時香港的印度人發現我穿的服裝,跑來說的頭一句話就是說"是在喀什米爾做的對吧!",因為一件衣服,和許多人成為了朋友

    喀什米爾衣服都是量身訂造,不只夏天的薄棉繡花套裝,連冬天衣服也是,厚又闊的純羊毛袍子,精巧而細緻。


    第一天來就看到滿街男人都穿幾乎一模一樣的衣服,淨色或格子。還只穿一個袖子,另一邊空著手fing fing。我女生的訂造衣服已經有很多,所以今次去做一件男裝!

    先到市場選布造衫,然後到裁縫那。依照傳統服裝我自己又畫了設計圖,另加了頂兩隻色的帽子和外口袋。

    <裁縫正在幫我挑選布料, 我選了當地常見到的灰格子>

    原本相當好奇為何每人都要穿如此厚重的衣服,原來是住湖邊非常濕冷,穿上後才感謝衣服那麼大像個帳篷,好暖啊!
    更勁爆的是,原來他們都在衣服裡面藏一個炭爐(喀什米爾時常停電,電暖爐在當地並不實用)。單手只穿一個袖子,原來另隻手在「帳篷」裡拿小炭爐暖身。不只在室內,他們逛街買菜也隨身帶炭爐。所以街上滿是獨臂刀。坐下來時大衣服也可把雙腿全蓋上,像棉被。


    <漂亮的深水藍>

    <船屋爸爸,幽默的老爺子。示範如何將炭爐收放自如而不會燙傷自己>

    <我和大哥。他穿的是完全傳統,我的自己加了一點點設計>

    <大哥和表弟 。與我的格子同款的另一件藍色Kashmiri Paran>



    在喀什米爾,後來合身的裙子衣服之類我再也沒穿過了。原本以為巨大的衣服,其中隱含了古人的聰明才智,並將文化包容其中。
    真聰明的新衣。

    <原文刊於作者富衛博客。>
    http://blog.fwd.com.hk/zh/2015/11/18/travellers-new-clothes/

    更多文章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