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October, 2011




LightDays 


回來兩個月不到,又已經想再漂出去,能安定下來的時間愈來愈短。 被困住的感覺有點差。既然暫時不可以跑出去旅行,那我來角色扮演一下好了。  今天竟然七點多就爬起來,對平時睡到下午三點的吳銳聞實在是一大奇蹟。

今天穿得很素,然後把在尼泊爾,泰國買的飾物都往身上掛,背了個尼泊爾的小青綠布包。 太陽有點大,我還戴了我最愛的圓邊麻布大草帽,只是下去吃個早餐。 但旅行的人不正就是這樣悠閒麼? 呀,當然還有最重要的i –pod,把音量調到了最大,那樣才可以在自己的世界裡不出來。 試問粉嶺可以有什麼cozycafe來當場景? 只得去了對面私家屋苑的茶餐廳,一進去,腳上那串銅珠彩玻璃鏈的清脆小鈴鐺,隨著腳步响得有點大,好些人都看了過來。

選了窗口的位置坐下,旁邊的大叔大媽們在看報紙,我就拿我的三毛<撒哈拉的故事>出來。 香港人可能因為太無聊,又所謂日光之下無新事,大家都在看我這個遊客。 我就當自己在印度; 在當地的黑人們當中,我算是白雪雪的了,到那裡都無可避免地成為焦點。 那就看嘛,都習慣了。 吃完我的太陽蛋,我一邊喝咖啡一邊看我的三毛,沈沒了在i-podSigur Ros時光中; 沒有嘈雜的聲音,我想像自己正在恆河邊的小餐廳。  過了一會,有個女人走來搭枱,一屁坐下,還踢到我的腳。 後面明明有幾個位置,e ,蝦人既。  把人家的旅行夢都打醒了。 看書的情調被破壞,唯有就結帳走人。 不過因為開著了旅行mode,音樂聲量又很大,碰巧今早的太陽又好溫暖,遇快的心情還沒走掉。

剛巧想起家裡的衛生用品用完了,就到超市去買。  沒有帶sponge bob 環保袋,但才一盒東西,就不要浪費膠袋了; 我拿著我的lightdays 在手上。  習慣了聽i-pod 都會不小心口中跟著碎碎唸,我拿著那盒東西在打拍子。  就如生理周期,女人的心情還真是大起大落。 莫名奇妙地難得今天心情大好,肥糕狗,走! 我們旅行到火車站去。


配樂嗚謝:
Sigur Ros – Se Lest / Saeglopur 
Best Days – Matt White
Landslide – Dixie Chicks 



07 July, 2011

北印 - Ladakh: 第一個香港人





Leh 這個小村,很安全,感覺很純樸。 所以是我在印度兩個多月以來,在晚上十點還敢一個人在漆黑的街上走。  而且晚上都停電,四周是完全的漆黑一片。  戴好頭燈獨自歸家,只是覺得好冷,鼻涕索索而已; 並沒有亂想古靈精怪的事自己嚇自己,實在不是本人作風。 應該是寧靜的環境加抬頭的一片星河大爆炸,令人太渾然忘我地享受與大自然共處而不作多想。 避世的好地方。



一個人的燭光晚餐; 卻一點不寂寞

在Leh 住了十多日,大部份商舖都把我認出來了,每日經過也有人要請 () 我喝茶。 閒閒地最少要喝個四杯, 整個肚子都是水; 好在印度的茶出了名的好喝。  大媽們還會加送大大力擁抱一個,溫馨滿分。
友善的ladakhi新朋友Fatima 。在街上拍照認識的。相機好多時都是結識朋友的好工具

我把照片打印送她; 看大家多開心

我也是ladakhi!

傳統的ladakhi人家。 我來家訪

窗外

對面的小孩看過來

每一個人第一句就問我是不是日本人,我說「香港」。  然後第二句就是,「你是我第一個在這邊認識的香港人! ; 說台灣人,馬來西亞人,日本韓國都見過,就是沒有香港人。 當然順理成章地,我又有好茶喝。兼又再一次為港爭光。  (其實香港人來過這邊也不少,只是我剛好是他們見過的第一個香港遊客而已) 所以他們都很感興趣,會抓住我,問我很多香港的事。 然後知道了香港跟內地原來說不同的語言,我們也不會看大陸的電視台等,就像開心大發現。

在晴朗的一天出發!

又準備喝茶去囉

Into the wild
亂走一通,也不會迷路


Chris McCandless 的巴士?


然後很多我從來沒見過的人,都會突然走過來跟我打招呼,問我是不是香港來的那個女生。 wa,才發現原來突然變了社區名人。  (香港政府應該要正式以高薪以聘請我為旅遊大使lor!)
一直以來的人見人愛力量,再加上在這邊是「第一個香港人」,得到的甜頭比去其他地方玩時都更多。  (除了明媚風光,所得到的優厚待遇,才是本人極度留戀 Leh 的主因,哈 ) 但偏偏,我最需要的「折頭」,開網吧的卻不賣帳!

之前提過,Leh因為在山區對外聯絡一直都不好,上年夏天更遭受一場洪水浩劫。 劫後餘生,建設卻還未恢復,所以上網超級奢侈。  一小時竟然要90盧比! (大概20港幣!)  實在比打劫還要過份! 可惜對著現實的外來網吧老闆,人見人事愛力量沒有生效...喂,我話哂都薄有名氣,第一個香港人wor,過門都係客,比比面丫大佬...
然後扯開一點,在Leh開網吧的應該發達。 而且這門生意容易打理,比開餐廳酒吧或是精品店都要好做,只要電腦和網路就好了,放著就有遊客走進來,不用再煩。
我也想在Leh 開一家網吧,電腦比它更先進; 但每小時只收80盧比,睇你死未。
竟然夠擔收我90 盧比。  

Leh 唯一一家提供免費wifi的餐廳 Mentokling
本人早午晚長駐。 老闆好無耐

餐廳每晚都會播電影。 老闆諗爆頭,都會問我意見
我那天想看 ‘inception’,就隨口說了。怎料晚上人多得要排隊
大家都是來看 ‘inception’的。
作為顧問,吃飯應該不用付錢才對...
之後還有 ‘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

題外話,在這裡,不得不在意自己的年齡,只說是20+ 中女就中女嘛,本人一直不介意讓人知道,反正人人都會變老; 最重要是保養得宜心境年輕。
但人家問我,我說了之後,所有人的咀巴都張開到可以碰到脖子,而且好一陣子也合不上。 反應要那麼誇張麼? 說以為我只有18歲,想不到我年紀已經那麼成熟...算是稱讚吧? 雖然沒有令人太開心。 但因為每一次他們驚訝的反應都太誇張且持續太久,活像我是什麼天山童姥... 所以以後還是保密一下好了。


(更多照片請瀏覽: )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690873000564.706186.614155563

29 June, 2011

天下朋友





一樣米讓百樣人,出來旅行,見到的人更多,更是千奇百怪,變化無窮。
一起包車的一個女人,可以因為其他同行的人下車拍照,用的時間太久而痛哭流涕。
或是有第一次出來自遊行的學生,在聯絡不到其他同行者,未有共識確定哪一天出發的情況下,自己私下與司機簽約,還要付了一半訂金。
發現其他人那天根本出發不了,就深夜跑到人家住的地方吵鬧搗亂,踢人家的行李還不夠,還四處拍其他人的房門詳述自己冤枉被騙的經過。
不要以為內地人才是怪人,來自香港的同鄉也不差; dog face people.
 四天徙步,真是教人大開眼界,不明不白。




所以一路上遇到志同道合的旅伴,用一句大家常說的老套道別詞,「大家來自五湖四海,能遇到實在是不易」。 是的,因為有你們,旅途才變得更遇快。



龍堂伙伴


許霽 (圖左)
到成都龍堂客棧第一天就認識的小伙子,因為出國留學前有時間,出來走走看看。
話超多,最喜歡玩cubic,24小時拿在手上把玩。
另一拿手好戲是用口接人家拋出去的餅乾,快狠準。
雖然是獨生子,但為人謙虛好學,而且很隨和; 在美國好好加油。 你說回來還是一樣會接餅乾的,哈哈。

陳大哥 (圖右)
亦是第一晚在龍堂認識的好伙伴。 因為成家很早,又是老闆,其實比我大不了多少,但為人成熟穩重 (?)。 是內地網站越野e族的會員,推介我們上網站找包車到拉薩的司傅,幫我們省了不少車錢。 在往西藏的路上不時都收到他的電話。




四號工廠伙伴

因為令妹病重,感冒發燒咳嗽樣樣齊,要延遲進藏日期,要不然在高原很容易會惡化成肺水腫。 滯留在成都四號工廠青年旅舍,遇上一樣滯留在此處的朋友。 加上那時四號工廠還要大裝修,連好好坐的地方也沒有,唯有一起找活動消磨時間。

一堆人旅行旅到要在當地唱通宵k, 睇戲 (無聊到要去看垃圾片「尋龍奪寶」),打保齡球,去酒吧; 還要一起在旅舍捉老鼠。

台灣三人組 (圖右一至二)
本來來成都就是為了進西藏,但因為314事件不許外國人入境,大為煩惱。
天天晚上都一起打桌球。

瑞典兄弟 (左)
大哥Linus 在成都有艷遇,當天去了約會故沒有出席通宵唱k盛會。
小弟Simon 唱功了得 (?),專挑高難度的歌來大顯歌喉,如lady gaga。
上個月二人的中國行遊歷到香港,和令妹再相聚一刻。
真的是有朋自遠方來。


香港人,台灣人,瑞士人。 廣東話,台語,國語,還有英文歌全都出齊




青藏包車團

谷子大哥

是次行程司機。 其實是油畫家,還薄有名氣。 半年在四川,半年在西藏。
三月時剛好要入藏,只找人分攤油費。 所以我們省了大筆入藏旅費。
在拉薩時也常充當導遊和司機。 感謝路上的照顧。


文文

和我名字發音一樣的文文。亦是旅遊達人,曾一人出走尼泊爾印度。
在西藏工作了一陣子,現在回家工作了。 祝安好。


歐陽

出來玩,逢人叫大姐大哥有著數。一看臉這人叫大哥準沒錯,一直哥前哥後好幾天。 後來才知道原來年紀比我小... 現在人在緬甸。



Daren

台灣攝影師,旅遊達人。 照片超水準,所以他不會買明信片,而會打印自己拍的照片做明信寄朋友。 而且一人one man band製作旅遊影片,背3部機連腳架,訪問拍攝後期製作一腳踢,好厲害。
青樸修行地的專題拍攝,合作遇快。



Manzoor

天堂鳥手工藝店老闆 Paradise Hadicrafts
老家在喀什米爾,但在博卡拉開店。
香港朋友上年在博卡拉旅遊時認識的,知道我要去尼泊爾介紹我,好等我有個照應。 他有個香港女友,故會一點點廣東話。
我們天天經過他的店都會去閒坐,喝茶偷WIFI。
Manzoor非常老實,童叟無欺。 不會像其他店一樣,用劣質貨當上等貨騙遊客。 還大方教我們怎樣分辦真偽。
所以本人購買喀什米爾出產的羊毛披肩也是在Manzoor 的店買,不敢在喀什米爾買。
果然騙子太多,好在我經過訓練,一摸就知不會上當。
可是我將在路上遇到的賤賤香港人介紹他認識了,最後還麻煩到他。 真不好意思。


Joy

Manzoor店的幫手,也是喀什米爾人。 工作很勤力。
常帶我們去買東西,還送了我一個電話充電器。





Raymond

他鄉遇故知。
以為在尼泊爾猴廟遇上中文大學的醫學院師弟妹。好不高興。
但只有Raymond 才是真朋友。 其餘二人簡直是有辱師門。
在trekking 時一起唱山歌,說無聊笑話鼓勵士氣。 故有大隊長稱號。
人在博卡拉時發高燒,幸好在有醫生在旁。
去印度前沒有打任何防禦針,亦全靠Dr Ray 幫我準備的「印度包」。
買了一大堆藥給我保平安。
Dr Ray 開學了,好好加油
在trekking路上還陪我癲,一起拍個舞台劇海報



Munna (圗中)

Manzoor 大哥,是加德滿都天堂鳥的老闆。
六月份他剛好回老家,那時我也在斯里蘭加,有朋友可依靠。
在他家小住了幾天。他家人雖然不太會說英語,但超熱情。
大家多靠身體語言溝通。
圖右為他妹妹,天天給我弄早餐。
我跟她睡同一個房間。 她好喜歡我的unique 睡衣,遲些會寄她一套


Manzoor 和Munna 的姐姐。 為人超熱情,很喜歡大大力擁抱我和捻我的臉珠...
我知道那是友善的表現,但其實超痛; 唯有忍耐繼續傻笑。


大姐的兩個可愛小朋友                四歲的小弟,長得有點像外國小朋友

北印- Ladakh : 天空之城





(更多照片請瀏覽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690873000564.706186.614155563)

前幾天才剛到達拉達克Ladakh的首府列城Leh。 Ladakh 位於北印的邊界地區,與中國的西藏是鄰居。 所以文化及環境都跟西藏相似,信仰也是佛教為主。 由斯里蘭加出發,坐巴士大約要20小時。 雖然途中風景一流,但路是極端的崎嶇危險與辛苦,各旅行家自行考量,坐飛機,還是搵命博。

原來計劃的行程本來沒打算來這地方,一來行山不是本人杯中茶 (Lakakh 的行山路徑十分著名,不少鬼佬慕名而來,還要一行一個那種) ; 二來是不少到不了西藏的外國遊客,都會去Ladakh 感受一下那藍天白雲和藏文化之神秘面紗。 但同行的外國朋友加一名居於Ladakh的當地朋友一直極力邀請,心想人已到喀什米爾,去一下也不壞。 坐巴士,在迂迥曲折的危險山路上滾足了兩天才到達。   結果卻找到我最喜歡的北印城市。



極險峻的路,司機們還要互不相讓,在懸崖峭壁上爭路; 令坐慣巴士上慣山的我都怕怕


藍天與貼在頭頂上的白雲,泥土加磚頭造的矮房子,村落裡窄窄的小路,特色小商店,一陣陣的咖啡香,還有別墅式的家庭旅館,完全是一百分要停下來小住,再上路的地方。 最後竟不知不覺逗留了18日。

剛吃完早餐,走在回旅社的小路上,經過原始的泥牆和小路, 一個途人也沒有,只有灑滿遍地的耀眼陽光,和自己的影子。 天氣雖然很熱太陽很大,但在3400米的高原地區,微風輕輕吹過,漫無目的地慢慢走著,抬頭看了一下天空,活著真好的感動突然湧上來。 生活原來可以是這樣的簡單 。 但若果人不是正走在那小路上,實在很難真心感受那文字也表達不了的放鬆和豁達。  多麼的可遇不可求。

Leh 和拉薩一樣是高原,離天空很近,抬頭都是藍天白雲; 但風沙超大,不時會吃到滿口的沙塵,山也是光禿禿的。 但大不同是這裡除了市中心外,幾乎都是寧靜的郊區農村,不會有和大堆遊人四處擠擁的煩囂。 住在離市雜只有15分鐘路程的小旅館,一離開中心地區,就像進入與世無爭的小村落。 被樹林與陽光包圍。 旺中帶靜,完全是買樓的理想條件。



旅館到市集的路


Leh 其實不大,所以居民大都互相認識。 和當地朋友走在街上,幾乎每個遇到的人,大家都會握手問好,很融洽的小社區。 故在上年八月時,當地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侵襲,他們的悲痛更深; 因為所失去的無數生命,全都是家人和認識的朋友。 故前天晚上才下了一點小雨,居民已經很緊張,怕那殺人洪水不知什麼時候又會再來襲。
而且那時洪水破壞力太大,很多通訊系統到現時還未修復好; 故Leh 的對外通訊很差,電話時常接收不到,網路也是一天有,一天沒。

話說回來,可能因這地方實在太農村,人不自覺放鬆起來。 而且住了幾天,在街上走來走去,不少商店和餐廳老闆都已經認得我; 現在每天走在街上,整街的人都在跟我互相打招呼,閒聊幾句,儼如我已是一個老街坊。 感覺好溫馨。 在香港冷漠實在太習慣了,加上之前在其他印度城市,也是給騙得怕了; 從斯里蘭加開始,第一次那樣真心跟每一個遇上的好鄰人打招呼。

另外,一來因為這邊通訊很差,二來這個紛爭之地,外國人很難辦電話卡。 就染上了周圍問人借電話的惡習。 因為他們大多非常友善,所以我臉皮厚不怕問; 而不會去付費電話亭。 有時還要連打幾通,實在有夠不知羞。

北印 - Kashmir : 情迷喀什米爾





(更多照片: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686972455564.704696.614155563)

從Jammu 坐了二十小時的咖哩味 local bus,才到北印的達斯利蘭加Srinagar ,喀什米爾的首府。
清晨一下車就聽到連綿的爆炸巨响, 就在附近的山頭那邊,還在不斷冒煙; 心想,不是吧,真的打仗了?  不過可能是人在車上坐太久,當下還是呆呆肫盹的,沒有太緊張。 但出發之前明明調查過現在的局勢應該是比較穩定的,上的士時忙問司機究竟那爆炸是什麼一回事。 噢,司機說別緊張,那只是開山闢石而已。

之後一路開車往市區,氣氛都很平靜,街道也比之前去過的印度城市要寬闊和乾淨許多。 完全感受不到這是戰事頻繁的兵家必爭之地。

寧靜的黃昏

之前路上遇到的其他背包客,大家都會交換下一站要去哪裡。 幾乎每一個知道我要去喀什米爾的都表示無比驚訝,問我究竟為什麼要去; 說那地方很危險,不單內戰連連; 就算不打仗,局勢這麼不穩定,時常都會實施宵禁或封鎖,又有大量軍人駐守,對遊客也不安全化餘亦玩得不過癮。

喀什米爾冬天那連綿的雪山,春夏秋那青青草原和大大棵聖誕樹,就像置身阿爾卑斯山; 故有「小瑞士」之稱。 也不愧「人間天堂」這美喻。來了印度,怎可以不去。 不過最主要還是剛好有新朋友老家在那邊,有人好照應,那就去了 (詳見天下朋友)。

但因為領土爭奪的問題,極端不穩的局勢,導致成百成千印度、巴基斯坦兩國的軍人、百姓,命喪沙場,令無辜的青山綠水也遭受池魚之殃。 令這人間天堂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直至2008年才開始慢慢有外國遊客到訪。
在這逗留的六天,只見外國客的數目,得小貓三四隻。 不過也許正因如此,我到訪的山林河流還未被污染。
旅人的矛盾有時就是這樣,熱門的旅遊地點不想去,但是卻相對較安全; 未被開發的處女地,又要是那樣的攀山涉水什至是冒生命危險。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喀什米爾局勢小知識


喀什米爾現在由三個國家分治,大部領土由印度控制,少部分由巴基斯坦控制。 印度控制的中部和南部地區稱為查謨-喀什米爾(即查謨-喀什米爾邦)。 巴基斯坦控制部分稱為「北部地區」,而中國則控制了東北部。

由於印巴兩國都擁有核武器,喀什米爾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具危險性的領土爭端之一。 印巴兩國為了爭奪喀什米爾地區曾經爆發了三場戰爭:1947年第一次印巴戰爭1965年第二次印巴戰爭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還有最近一次1999年在印控喀什米爾的卡吉爾Kargil)地區爆發的卡吉爾邊境衝突Kargil War)(某些人稱為第四次喀什米爾戰爭)。

而喀什米爾內部的矛盾也不少。 2010年就爆發了大型的抗議,要求從印度獨立,引發軍隊暴力鎮壓,死傷者大部份是年青人。

由於戰亂和紛爭頻繁,令喀什米爾的旅遊業由90年代開始遭受沉重打擊。



到埗後,看到的那平靜和保持完好的街道,在這個受戰火催殘的人間天堂,更覺難得。


寧靜的Dal Lake


由於首府斯里蘭加為主要戰區,原本以為當地人都會對遊客非常敵視,頭兩天都不太敢走出遊客區外。 直至遇到外國遊客一起結伴去古城,才知道那都是錯誤的定型。 作為社會學系的學生,決定要來個debunk common sense 。

雖然街上只我們兩個外地人,但當地人都不會像之前的印度人般對遊客上下打量,或是用怪異的目光看我們。 這已經令我覺得超級自在。 因為之前在其他印度城市被盯上纏繞的經歷實在太差了 (詳見: 印度,我來了)。 喀什米爾人應該是大場面見多了,連烽火漫天都常經歷,區區幾個外國人又算是什麼。

而起初遇到當地人跟我們打招呼,都只是隨便溥衍兩句。 但他們見我們不太理睬,都不會追上來要求合照或迫我們買東西。 最重要是,走在路上或在人多的市雜,都不會突然有從不知哪裡來的色色毛手碰你的肩膀! 個人經驗而言,斯里蘭加是北印其中一個最安全的城市。 明媚的風和友善的人,令我對印度好感度大增; 什至想要延長簽證,喀什米爾實在居功不少。


手繪木飾店的老闆,一見我們進去就很開心,還未買東西就請我們喝茶吃甜餅。 他說店是從祖父年代開始流傳下來的,他已經很久沒見過外國遊客,叫我們坐下跟他聊天。


味道有點像蝴蝶酥


後來差不多每一個遇到的喀什米爾人都說,很開心我們來他的地方玩,因為大家都被嚇怕了,希望我們在喀什米爾會有遇快的時光,還不斷介紹當地名勝和餐廳等。 然後我們上船了,那友善的路人也走了,沒有什麼目的。 不會像德里或阿格拉的人,藏在那假笑下的虛偽友善,逢人都說「my friend!」,只是為了賺 (騙) 你的錢。

感覺喀什米爾人 跟印度其他地方的人比較純樸友善,也許只是一般農村人跟城市人的分別而已,再加上「被困住」的關係吧。
不就是危言聳聽的寫照,很多時候,未知的事情加上錯誤的資訊,就足以令許多人卻步。
但就像歌詞所寫「別人說的話,隨便聽一聽,自己作決定」,一定要自己親身感受過,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我教小朋友們拍照要露出牙齒開心的笑,但他們可能有點不習慣,笑得有點不自然,但還是好可愛




因為戰火頻繁,根本不知道還有沒有明天,喀什米爾人更懂得珍惜每一日。 就如新朋友 Hilal 所說,他之所以幫我們,並不是為了什麼利益。 而是喀什米爾原本這樣一個美好的地方,不單被戰火糟蹋,還要被美國佬 (引至他本人的話) 對外大作文章,稱之為恐怖地區,令遊客聞風喪膽。 所以,他對遊客會更好,告訴他們真正的喀什米爾究竟是怎樣的。 而且福禍無常,下一個炸彈不知何時突然臨到,每天都可能是最後一天,盡力對身邊的人好,到他時候盡了時,才可對得住他的神他的宗教。



圖左為 Hilal

Hilal的家人


他說的時候,大家都偋息靜氣, 彷彿那是一句從未聽過的真理。 珍惜每一天,這個道理誰不知道。 但出自一個生活在戰火邊緣的喀什米爾人口中, 這話不再簡單; 那力量和感染力很強大,讓人不得不聽進心裡去。然後反思一下自己,究竟是如何待人接物。

剛好到埗那幾天,原來印巴兩國又在談判。 雖然今次也應該談不出個什麼鳥來,但至少不要再開戰。 希望喀什米爾的朋友們,都平平安安,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