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July, 2012

一人窮遊.沿著恆河浮走(一): 來洗罪孽去!

Location: 印度北阿坎德邦瑞詩凱詩


Rishikesh 


這幾天香港的太陽很毒,或許和印度的陽光相去不遠。 夏日炎炎除了正好眠,來去游泳也不錯。


我在印度,第一個感覺舒心的地方是瑜珈聖地Rishikesh,這裡也是聖河恆河的上游,水流入平原的地方。 中東部人多咸豬手多,炎熱迫人,此處才是留人處。 


我來了,ishikesh。 市內不可行車,只可落地行走。 可憐我烈日當空,汗流浹背包走20分鐘






從haridwar 坐巴士前往,人擠人,想起都熱


Rishikesh在印度北部,向來都是遠離俗世的瑜珈及修行聖地 , 有不少古老的印度教寺廟沿河而建; 而因為六零年代beatles曾到此虛隨大師學習瑜珈及靜坐,更帶動了一股修行風。每年2 月此處都舉辦國際瑜珈大會。


吃完飯,一人恆河靜修
來走去游泳


在Varanasi,雖是聖城,但位處恆河下游,水質可想而知,實是眼不見為淨; 不足十步之處,你我他洗澡刷牙洗衣服,旁邊更有燒屍儀式。 可千里迢迢來到聖河,當然要沾一沾聖水,我雖想入鄉隨俗,卻不敢跟隨一眾朝聖者沐浴淨身,見哪河水只敢沾沾腳,儀式完了還得上岸再去洗腳,何苦。


來到Rishikesh,此處位於恆河上游,水流急湍,來勢洶洶,十分適合恆河游。 河邊又多寺廟,天天修行瑜珈靜心冥想(Meditation),於恆河淨身甚是不錯。 有幾處寺廟更是風景宜人裝潢講究,避世一流,可價格不菲。 一來我爛身爛世,付不起幾十美金一晚; 也非虔誠之人,只求體驗一下,天天跟從寺廟的規矩,清早6 時起床瑜珈冥想茹素,晚上8 時入睡; 還是做個俗人好。住了在市入口大橋旁的150盧比 (港幣大約是一兌五)小旅館。 單人間,小而別緻,最緊要有一把大風扇,34度,從45度的Agra而來,此地於我已是涼快透了。 只消每天洗幾次冷水澡,再開大風扇便宜人得很。


歸隱田園
聖地,不準穿游衣」@@ 真的嚇人一跳
本是在裝靜心的樣子的,可忍不了笑。 題外話,這衣服在rishikesh買的,洗完15分鐘即乾,只恨沒有多買


恆河游與瑜珈,再看看書喝喝檸檬草冰,就是我每天在rishikesh 的生活。 話說在恆河游水,也得要覓個好地方。 吃烏蠅咖哩飯時,認識了一個立陶宛人,一直都知此處有幾個瀑布,可他就認得路,就約了同去。 要走大約40分鐘,一路風境宜人,婆娑樹影,又沒幾個人,此情此景,我沒空與新朋友聊天,只一個人聽歌走路。 到達時,盡是一大片私人海灘,好多老外在暢泳,還有人紮營。 話說此立陶宛人頗有趣,亦瀟灑,出門旅行什麼都不帶,相機電腦手機一概欠奉,只有幾件衣服。 說旅行,最好的東西記在自己腦子裡便行,也想遠離惜日的生活好好靜心,什麼都不帶。 我雖孤身一人出走,身上又無幾分錢,可從我的行李看來,我原來牽掛甚多,只自以為孤寡罷了。 回正話,所以大家也是緣來便至,沒有留下聯絡方法,偶爾在街上碰到才又去吃一餐。


恆河! 我終於來游泳了!! 水其實凍到爆....Freezing cold... 還好是在中午去的


不過要謝他逍遙自在,亂走亂碰,才找到那瀑布並告知。 我後來遇上兩個每年都會去Rishikesh 瑜珈淨心的日本人,一住數月,也不知海灘所在。也充充東道主帶人家去游玩。 所以那處人跡罕至,只有流水聲,鳥聲,與偶爾經過的激流隊伍歡呼聲。不過因水流太急,有警衛一路監控,不讓進入,我天天帶本書去游游坐坐,倒也不危險。 而且很方便,因為太陽大,曬一會便乾,走到回去,已經全風乾好了。不過我把照片放到fb,都給好友罵死了,:「你知不知那是黃泥水?」還有「大腸干菌X2x3」@@ 其實,我說了很多次,水流很快,水真的頗乾淨...只是都沒有人信我而已。


namaste ! 我的瑜珈功夫太差,日本人哥可以把整個肚縮進去@@ 可是照片有點太奇人異士,不宜上傳






印度教相信輪迴,認為每個人都背負上一世的罪孽。只要每日在恆河泡一泡,就可以洗去身上的罪孽,也求當天安穩順利。 我雖不信這套,只求個涼快清心,可這一游一洗,不單洗去了老泥污垢,也洗走了心中許多的鬱結與不快,來個精神爽利。 


傍晚時分的拜河大會


人山人海







04 July, 2012

八千里路雲和月

Location: Ram Bazaar,





八千里路雲和月 
2011.215天.陸路 -- 西藏.尼泊爾.印度





在路上的日子,很是懷念。日子過得很快,回來也就大半年了。在路上的每天卻都記得清楚。當初全沒計劃,我雖沒有自己開出一條路,但沿著前人的路一直走,也一樣找到心中的世外桃源。 來了趟公路旅行,拍了一套只有自己一個觀眾的電影。
一來是要賞風光,二來沒錢的人當然要全程陸路,坐的最低等次的交通才撐得了215個日與夜。火車是三等,巴士是當地人坐的。全程一直滴水的爛鐵皮,下雨時在車上要穿風衣,漏水打在我頭上的聲音,引得旁邊的韓國人一直哈哈笑。 十多個小時,只有我頭上烏雲蓋頂一直下雨,其他人倒無恙;完全是卡通片的影像。 然後水一直源著風衣流到我的拖鞋,雖然我好努力將水由衣袖「引導」到地下,但半邊身 (加半邊屁股) 在室內地方都是濕透了,很是滑稽。 40度的高溫,整個人都是汗,車廂咖哩味汗臭味,大家「肉黏肉」,又坐得屁股開花; 現在回想起來卻甚是回味。在最愛的路上,身子濕大半十幾小時,竟也無阻本大爺吃薯片吃肉干的興致。
熱,臭,累,被騙,沒錢,但這是我人生其中一個最高興最寫意的時候。 怪不得有人謂,死在路上也不錯。 起碼在自己最愛的旅途中悄然離去,好不浪漫。 

在5天越野車入藏旅程,正是314事件前後,遇到僧人自焚、封路,圍車事件; 也遇到最純樸的藏民,大家只用笑容及手勢溝通 (當然少不了「握細路糖果」),可那一笑,真誠得令人心都溶化了好一陣。 我想我現在看到,會忍不住哭。 



小喇嘛辯經
5000多海拔已是極限,幸好也只是有點頭疼


看那明亮的眼睛


無懼高原反應

到了尼泊爾,尤其是porkhara,奢侈遊歷險遊hea遊跟愛心遊都有。Bungy jump, paragliding,喜瑪拉雅行雪山,天天吃牛扒食西餐飲果汁,English tea ,在朋友的披肩店當小店長,踩單車,探望孤兒院。 我當這裡是第二個家了。




加德滿都,我來了



日光下



色彩班爛尼泊爾



明信片@ monkey temple :p


patan square


穿上最愛的綠色來遊走

fewa lake 的彩虹,願長駐於此

我的喀什米爾兄弟,在尼泊爾開披肩店,人老實有善,唔買去搵佢傾計一樣無任歡迎,大家多多幫襯。





到了在印度,只怪自己體魄不好,固真可以苦行來形容。剛好夏天40多度熱死人,每天不單要跟愛騙人、沒時間觀念、隨口up當秘笈的咸濕印度佬打交度,還有惱死人的交通。火車、巴士站無一人懂英文,站內無英文又多裝好心的假好人。 買巴士票,明明有,旅館的人說沒有; 明明說九點到達可以轉車,卻在半夜凌晨1 點多把我丟在空無一人的巴士站,被十個的士佬包圍。坐火車要用粗鐵鍊鎖住行李,凌晨四點還有人載歌載舞bollywood不讓你睡; 酒店怪經理說有要緊事,半夜三更硬要入我房... 加上自己不爭氣,背起一半人高的背包追車,力不從心又不想認輸的咬牙切感...下次要麼就不換衣服,要麼我就練成大隻妹,要不是不會再塞滿那60公斤背包的。
再說這些不是要強調自己有多厲害,而是好生懷念這一切是多麼驚險又好玩,每每說起讓人眉飛色舞,想起叫人旅癢難奈。

45度下的泰姬陵,頭昏眼花,我當時都忘了看什麼。 回來看照片才看清


Add caption


上遊恆河聖城haridwar,水乾淨多了

由在髒得令人側目的恆河下游聖城Varanasi, 想打道回府; 到了瑜伽聖地rishikesh 透暑夠了,旅途漸入佳景。 之後再到達賴住處Dhramshala,再走到北印,喀什米爾,3 idotis 的Ladakh, Leh。


這條看似普通的旅行的路,在我似乎又不是那麼普通。


大家早上都來恆河洗洗澡,希望一天順利


山城Dhramshala ,晚上天氣好生涼快,是印度人的避暑聖地。 其時達賴剛好在城,好多人湧進去,我唯有做多幾天瑜珈避開人群

在喀什米爾時,外國人不可辦手機卡,沒有人知道我實際在哪。在往Leh 這條世上其中一條最危險的山路時,前面載著一車去表演中學生的巴士,貨車巴士爭路,天雨路滑,整架就這樣掉到山谷下去了。 人生的無常,眼前是再徹底不過。 我一直幻想,如果那是我,那愛我的人一直都沒我消息,原來,吳蚊已在印度的山腳底消失了,我在飄浮看著, 他們還一直在找我在隔空跟我講話。 但原來世上再已沒有我了。


人生既然苦短,又毫無把握,有什麼重要得過自己的快樂。還有我親愛的家人朋友,願你們都健康快樂,沒有什麼比這更重要了。回來以後,不慣。雖然很想繼續獨佇城門外遠離煩囂,但那些人那些東西總是要捲你進去。擠迫在地鐵,隨著魚貫的人,總不知道要要往哪裡去。身首異處。
我披著我的尼泊爾披肩,希望可以借一點點那時我攀山越嶺涉水的力量。

在路上,我一個人,我看雪看花,我吃我喝,我讀書,我寫字,我歌唱,我坐車,我胡思亂想,我和自己對話; 我有時快樂有時寂寞,有時外向有時深閨; 我流汗,我強悍,我在走想走的路。

誠如本人GBlog遊記點題: 走在巔簸的路上,才感到自己的真實,世界的真實。



手停不了,瘋狂上載照片在這篇遊記。 謝諸位耐性。





 我的「一舊雲」旅行雜貨店:





17 April, 2012

濸山洱海




上回說到麗江並非本人hea 居首選之地,所以我離開昆明之後的目的地,其實是大理雙廊漁村。 坐4小的火車就到了,還選了夜晚的班車,不浪費時間。 列車頗為乾淨企理,還有床單可以替換。凌晨4時下車,要轉巴士才到大理古城。 竟然出師不利,給一個大媽騙了。 因為巴士的站名不清不楚,我問路時有個大媽搭訕,說知道我要下車的是那個站; 怎知臭婆娘是幫酒店拉客的,故意帶我在錯誤的站下車,一下車就說我要去的那個青旅已經關門了,叫我跟她走。 哎呀,此時方知中計太遲。 那時冬天太陽起得晚,只有幾盞街燈到處漆黑一片。 她就乘勢唬我說,要是不信你自己打電話去問問,現在這麼黑我肯定是找不到住的地方了。 我偏不信邪,怎料打了電話,竟然沒人接。 此時有個小伙子出現 (其實很危險,因為整條街都沒人,又黑,此二人其實可以為所欲為我也無計可施) ,又問我想去哪。 我說了地址,他說他也是個旅人,也不知道,不過已經一早訂好房間,有人會來接。 電單車來了,那個接客的人隨便說了一個街口名便開車絕塵而去;小伙子冷漠地說祝我好運。 那個騙人婆娘見我不理她,亦已經走了。 留下背著兩個大包的我,在凌晨5時一片漆黑的街道。



出發了! 帥帥的吳蚊蚊 

小蚊坐火車,坐火車到大理

本人體弱,經歷一小時多的背包摸黑走古城後已經衰竭,洗澡休息小睡後,中午再出來活動


我偏不信找不到,電話終於通了,那人告訴我青旅在南門; 但我沒地圖,古城的石板街條條一樣我怎麼找? 沒找好資料活該,就硬成說是旅行經歷又加添一項...包重得不得了,走了半小時已全身出汗,但我不忿氣一定要找到。 現在想起來實在太傻B... 天開始亮了,上學的小朋友都出來活動,我問了半天路,經歷了一小時三十分鐘,氣溫得4度但我滿身是汗只穿一件薄身長袖,把大包放在地,半拖半拉的,終於在古城亂轉找到「古城三友國際青旅」! 說起來不是什麼光彩的事,又包裝美化為挑戰自己。


此青旅離古城中心有點遠,清靜怡人,但可能太偏僻,古怪地只得我一個住客,我一人霸佔整個4人間。 晚上出去洗澡時又不見有其他人,整個青旅都被樹包圍,有點陰森。 房裡的燈又暗又黃,我竟然白痴地有點不安。 第二天睡到上午11點,起來逛逛,買了個地圖本來只是想租單車遊古城。 租車時剛好遇到幾個女生,我厚臉皮搭訕,跟她們一起騎車到洱海去。 在大理,最出名的景點便是濸山洱海; 洱海其實只是個湖,但當地人沒見過海就叫它做海。 從古城踩車到洱海,兩小時以內可到,不過烈日當空上斜又多頗為辛苦。 但境色一流,途中很多情侶在拍寫真。 同行的女生們還帶了水果野餐,再加一把大水果刀...



大眾踩單車於效野上

去旅行野餐帶咁大把生果刀,很滑稽


至於濸山,中國好看的山太多,審美疲勞的關係,個人覺得沒什麼特別,付了錢坐索道,用3小時就可以慢慢走下來,路也舖得好,不難走。 從山上可以看見整個大理古城。 不過年前有個19歲的上海男生意外在山上冷死了,因為那天下雨,同行的人都說不走了,他卻不跟大隊堅持留在山上;失蹤一晚,家裡用錢出動直升機在樹林找到他,沒什麼表面傷痕; 說是太緊張所以活不了。 欺山莫欺水,在這樣的一座山上斷魂也真不值得。



濸山纜車

濸山景致



至於大理古城,是白族的地盤,沒麗江那麼商業化,因為有些居民還在城內居住,但因為是旅遊熱點還是很人工化。 不過地方街道都闊落,很多特色cafe 和小店,所以也是人滿為患。 氣氛較cozy,很多外國人。 但要真正感受大理的好風光,其實是要到洱海旁,一個叫雙廊的小漁村。 這地方還未開發,我問青旅的員工他們也不太知道。 我一意孤行要去,是因為在昆明大腳氏的法國朋友極力推介。



寧願濟留在此處
回到古城
古城一角




更多蚊蚊歷險照片:

我的熊bb 遺失在大理古城南門...希望有好心人代為照顧...


古城的耶穌光

開心的團隊,現在還有聯絡,他朝江湖再見

於cafe 閒坐,完全被太陽烤熟

拍這張照片被店家罵,就不買不要玩 :p 

我也要在雲南開這樣的店


16 April, 2012

關於旅行


穿越喜瑪拉雅?






棄工出走,花光積蓄一個人去旅行,說難不難,說易不易。 不就是玩嘛。 但矮小白淨的亞洲女生一個人在印度闖盪,又確實是有驚無險。窮遊,用了2萬元,走了七個月。

今次長途旅行回來之後,突然成了旅行達人,很多人網路上問我旅行的各樣資料。 老實說其實我不太知道。 因為我每次出發都是十分趕急隨意,不太理會機票優惠,也沒有周詳計劃,只是收拾好了,先到目的地,邊玩邊打算。  其實我開初只打算去西藏及尼泊爾,然後就回家。 但在西藏遇到的旅友都說,都走這麼遠了,難得來一次,順便去印度吧。 反正在尼泊爾攪簽證從邊境過去很快,起碼回來可以跟人耀武揚威說去過印度。 就因為這樣,我在沒有打疫苗什麼都沒準備的情況下,就去了印度,還一待三個月。 誤打誤撞,旅程算是環繞喜馬拉雅山脈,轉了一次山。 說出來嚇一下人還是挺厲害的。

都是勇字當頭玩了再算而已。 我去過的地方也沒有很多,只是每次時間逗留的時間都很長而已,七個月下來只去了成都西藏尼泊爾和印度,三個月在雲南,兩個月在東北; 去英國兩個月又竟然沒去法國...人家80天都可以環遊世界了。 但我太懶太悠閒,總要在每個地方住上一段時間,才覺得心安。

而在一個地方住久了,總會遇到一些人,和有趣古怪的事,對不同的地方,又會有不同的感覺。 所以我回來以後寫的都是旅行的隨筆和札記,又或是我認識的一些人的一些生活片斷,並不是旅遊指南。 不過畢竟待久了,跟旅行地產生了點點的默契和聯繫,彷彿是一個老居民似的,總會找到一些好玩的東西或該注意的事,不失為一個參考。 再加上每次旅行,都總有機會遇到奇人奇事,為我的遊歷加添了不少趣味。  所以我很喜歡寫遊記,一來是為紀念自己的旅程,好好沈澱,再者,寫的時候又神遊太虛,腦袋又穿梭時空去了一次旅行,溫故知新,很是懷念。  那些人那些事,我跟他們的相遇交流,都是獨特的,或者再去,也不可能再經歷一次。  正正是旅行引人入勝之處。 本來那片土地荒涼野蠻,因為曾經踏足,我們相知相交,成了故人。  我想旅人追求的,正是將一個地方由陌生變成熟悉的過程; 於我,那些地方不再只是一個地名,而是回憶和曾經的家。 有了這個聯繫,旅行才是活的。    那些土地,都是情意結。

去了那麼多次旅行,我倒沒有深究旅行的意義。  純粹就是天性愛玩喜歡到處走走看看; 對喜歡的人,什麼也是理由,對不喜歡的人,你說什麼他也不會認同。  這問題其實可以單純得就如一個人喜歡吃什麼,口味這回事,沒有原因。 我超討厭吃豆花生堅果類食物,連吃朱古力時最裡面的果仁我也可以吐骨似的吐出來。 完全是受不了。 然後我對甜的東西可說是瘋狂,吃西多士一定要用糖漿把多士都完全泡浸住; 跟我吃過下午茶的朋友都說很噁心。

不過如果要說,就是愛上出走的自由,未知的冒險,定不下來; 世界那麼大,走在巔簸的路上,才感受到生存的真實。 旅行,原是一種態度,一種選擇,一種生活。 沒什麼大不了。 但在香港,長途旅行竟是一個夢想,完成了不簡單。 在單一的價值觀下,只有賺錢買車買樓,其他的生活全然給否定。  出走完回來,找工作也不易; 那些gap year對一些人來說實在太刺眼。 然後在他們眼中,長途旅行又可分層次,因為我出走只是純粹玩樂,間中去孤兒院幫忙做義工,幫新朋友看店喝茶; 又比有工作有錢賺的working holiday 要低級。 因為起碼後者有在工作賺錢呀。

我三年前第一次出遊時寫的旅行敍言,年青果然就是憤世嫉俗,氣焰迫人,沾沾自喜。 現在收了點火,但我還是我,跟第一次出發時的心情一樣: 現在就要做喜歡做的事,不想現在做不喜歡的事,即使是為了將來能做喜歡的事。  我以前會問為什麼我身處一個那麼不講理的地方,那麼單一那麼悶那麼功利; 知音人不多,首先要放棄人工不錯的工作,所以第一次出發總要用激動些的言詞,勇敢走出第一步,去支持自己的行動,令它變得有力有理; 或是說服別人。 只不過現在,我不能說已經很清楚自己的人生,但起碼我不用憤世嫉俗,也不在意他人的言論,不用反駁去證明我所選擇的生活是對或錯。  以前我說香港人只會賺錢,也有些許批評的意味; 但其實嗜好是賺錢儲錢的人也很厲害,他們也有不斷賺錢買車買樓的權利。 一個人去流浪又不是特別與眾不同,用不著自抬身價自命清高。 對,只是我們大家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河水不犯井水。 我就是我,就這樣生活著,世界有世界繼續賺錢。 有時我會自嘲。可能不理別人眼光,走自己的路,隨心而行,可能就是我一個人旅行以來最大的得著。

09年旅行敍言節錄

「人生無常,或許下一刻就要上天堂去了; 卑躬屈膝地討好無能白痴當權者,換來的人生值得嗎? 最近看了大學組爸的日記,可謂找到知音人; 他說他現在就要做喜歡做的事,不想現在做不喜歡的事,即使是為了將來能做喜歡的事。

不好意思,拉得好像太遠了。說了這麼多,我是想說,我選擇了現在就去做喜歡的事。辭掉了一份人工不錯的工作去幾個月旅行,沒有後著,一心只想玩完才再行打算; 被一些朋友認為「唔生性」。 但每個人想要的生活都不盡相同,看來這個地方是給資本主義同化得太厲害,將人生的可能性都單一化了。 有人要儲錢買樓,在辦公室宮心計,希望坐直昇機上到某一管理位置證明自己。 我並非批評,而是想提醒大家,我們都有權利在不傷害自己和他人,以及在社會道德規範之下選擇喜愛的生活方式。我們都應該尊重大家的選擇。我只是選擇花光自己的錢去旅行,你看甚麼不爽的?!

有人曾經說我要在這個社會生存,應該收收火適應適應。但難度任人魚肉,殘踏底線才是生存之道? 沒有革命,何來改變。 別忘記,社會的進步一直都是用和血汗換來的。 我替那些打從心底裡高興做奴才的人感到難過。 個人而言,與生俱來的困難經已夠多夠累了,何必還要自己承受一些不必要的後天壓力。 我相信每一個對此深同感受的人,都值得擁有更好的人生。

說了一大堆,總括而言是受夠了,身在其中也實在無益。畢竟每天目擊這幫蠢人的嘴臉實令人感到噁心。

所以就趁辭工得來的難得長假 (在香港很難找到一間讓你放一個月annual的公司吧,所以即使通知期長達兩個月,我也沒找新工作) ,去我最愛的長途旅行,充充電透透氣。
那為什麼要一個女仔人家孤身去旅行? 而且是去人人覺得危險的大陸? 不是為了扮型,只是純粹沒有朋友在那個時候,有那個閒情陪我瘋。加上錢實在不夠讓我在歐洲逗留個幾月。就這麼簡單。

不過由決定到執行當中也有些阻滯; 黎堅惠小姐在專欄也說過,她去印度時人人反對; 但其實沒那麼可怕。有時反對是出於關心,有時是危言聳聽; 要自己親身體驗過才知道。其實祖國是不錯的選擇。

我不習慣跟一些人一樣把一個人去旅行說是體驗,訓練; 然後回來期望自己可以有甚麼不同。我回家了,我只是愛玩而已。」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家人,一直支持我行萬里路。



 我的「一舊雲」旅行雜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