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April, 2018

城市遊棄,波斯尼亞



發覺自己都幾長情,身上的旅行裝備都已跟身了好幾年。花紋毛衣穿了6、7年,已被洗得變薄; 就是在西藏青樸拿著腳架那張。連在雪山上穿,我都覺得夠暖,並不需要其他。鞋子得了兩雙新款,還是喜歡這雙穿舊了的,也不願拿一雙一模一樣的新鞋。總覺一定要穿這雙,走山路才夠穩札。其他人同樣的鞋子還沒我的久就已經破了,這鞋子雖沾了不少泥洗不掉,綠色暗皮水跡斑斑。但還是一樣堅韌, 它已經習慣了我的腳,會帶我走很多的路。如今他們又跟我一起,衝出亞洲來到又一個新的旅程。應該很開心。這畢竟是很小的事,但就是一些小事組成了一個人。回憶與連貫,所以自在。



攝影隊去了拍些空鏡,離隊兩小時走來去去。跑來一隻小狗,突然跳上木凳上鍚我,然後悠然自得滾肚皮。見一個背大背包的男人,又跟了過去。看來牠很喜歡背包的人。

本來帶著些哀傷,這畢竟跟平日的旅行不一樣,到底要用何樣的心情去對待,才不會消費別人的傷痛。歷時三年的圍城戰。但薩拉熱窩的日常,樂觀與堅強,超乎溫飽之人的想像。這林蔭大道,內戰時是主戰區,在黃葉飄飄的叢林,來往的卻是子彈。相隔不足五十米。戰爭的第一槍,在前面不遠的小橋上。

但觀乎現在那在裡面散步的人們,傍晚的小燈,隨處都是子彈孔,未曾忘記。但涼風中是放鬆浪漫的空氣。



旅程差不多尾聲了,再次回到波斯尼亞而不選別處回去,因為我很喜歡這地方。 尤其是Mostar。這小城怡人,天清氣爽。但在遊人都聚集在小橋流水處看風山水起;又何嘗看到山背後的滿目瘡。即使在市中心,都不難見到一整幢佈滿彈孔的廢棄大樓。戰爭的遺跡,放眼皆是。這裡比首都更滄涼,很多建築物還是支離破碎。

當了解以後,再去看,更是聶服於這山水; 它們都是小城重生的見證者。

吳蚊蚊, 城市遊棄, 波斯尼亞, Mostar, 薩拉熱窩, 李小龍像, FWD BLOG, 富衛博客, 圍城戰, 子彈洞, 手榴彈

興幸因為這趟旅程的出發,是主持薩拉熱窩《城市遊棄》的拍攝,遊走廢墟中尋找答案與更多故事。學會用另一個角度去理解國度與旅行,看不尋常的風景。

所以對於Mostar,才沒有辜負。遇到的旅人都問,那些到底是不是子彈洞啊?原來還有手榴彈? 很多人來了,也未必了解這地方的因由。甚或我自己。



沒有拍攝,但是展開另一場新的城市探險旅程。與青旅的友人們自行探索廢墟。

青旅老闆說這差不多是全Mostar最高的建築物了,前身是一間銀行,還未興建完成,在獨立戰爭時成了狙擊手的基地。我們爬進去,一路是滿目瘡痍,甚至還找得到子彈殼。跟戰爭之地這麼接近,大家都很沈默。沒有人說話。畢竟這種旅行體驗並不是常有。

到達頂層,看盡整個Mostar。雨後天青,就是劫後餘生的小城模樣。還看到遠處山上的十字架。

從高處往上拍,看得清楚整個山與城。

現時建築物被圍了起來,也有很多藝術家來塗鴉。成了新景點。

意想不到,門外竟然還有個李小龍像。

當地人 說戰爭期間,李小龍的堅毅成了他們的精神支持。



綠油油的草地上立著的雕像,經過這一返探索才知道有這樣的故事。

這體驗無疑是非常深刻,在此之前,不太留意廢墟探索。但因著節目嘗試去了解廢墟,當中的人與故事,很多時候還在吸收消化。

到旅程終結,自己去以這個角度去發掘探究,有意想不到的得著。

畢竟,旅行都是在於尋找自己的答案。別人給予與自己發掘,心情完全不一樣。鏡頭以外,又是另一趟的旅程。



城市遊棄 #4 薩拉熱窩的三年十個月:



原文刊載於富衛: http://blog.fwd.com.hk/zh/2018/01/09/urban-exploration-mostar/